

霜降的由来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
“霜降”节气反映的是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
霜降的养生
饮食:润燥温补,顺应时令 多吃梨、百合、银耳等润燥养肺食物,搭配牛肉、羊肉等温补食材增强抗寒力,兼顾山药、小米等健脾易消化食物。适量食用柿子、栗子等时令食材,避免生冷、燥热及过量饮食。
起居:防寒保暖,收敛阳气 及时增添衣物,重点保护腹部、背部、脚部和颈部。遵循“早睡早起”原则,避免熬夜耗损阳气。
运动:温和锻炼,规避寒凉 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优先室内或气温适宜时段锻炼。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物,避免大汗淋漓和冷风直吹。

霜降的习俗
『吃鸭子』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人们同样非常重视,各地还有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如在山东烟台等一些地方,霜降这一天人们要去西郊迎霜;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
霜降进补,鸭汤暖心

『赏菊』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
清霜一夜至,东篱菊正开

『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霜降红了柿子,甜了心头

霜起时
别忘给生活加件暖衣
秋尽处,仍有烟火漫过寻常
愿你在这霜寒时节
既有对秋的温柔回望
也有对冬的安然期许
岁岁常暖,平安无恙
来源:北京航天工业学院
编辑:劳鑫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