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作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网络文化作品>>平面类>>正文
 
【社会实践】河北金融学院纸韵蔚剪非遗实践团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26 14:58  

笔尖记录成长,脚步丈量远方。社会实践栏目聚焦河北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持续推送各高校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探索调研的实践成果。在这里,你将看到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燕赵大地,以专业知识回应现实需求,以创新实践展现时代担当的真实记录,快来跟随他们的视角,见证河北大学生们知行合一的担当与力量!

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河北金融学院纸韵蔚剪非遗实践团积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7月1日以来,深入张家口市蔚县,体会非遗剪纸的独特魅力,探寻数字化赋能剪纸产业经济发展路径,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团队成员参观高佃亮创新成果展

实践团首站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高佃亮。在交流中,高佃亮详细阐述了蔚县剪纸从构思设计、熏样制版到精细刻制、色彩点染的复杂工艺流程。他指出,“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让剪纸作品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高佃亮还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坚守剪纸艺术的经历,他表示:“传承蔚县剪纸,是我一生的使命,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将这门艺术继续发扬光大。”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聆听,深刻感受到高佃亮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成员们更深入地探索非遗文化。

团队参观剪纸工人刀刻剪纸

随后,实践团来到蔚县名家剪纸艺术品商贸有限公司。公司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民俗图案,也有紧跟时代潮流的创新设计。公司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剪纸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拓宽市场渠道,让蔚县剪纸不仅是艺术珍品,更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通过参观,实践团成员们直观地了解到非遗文化与现代商业结合所产生的积极效应,看到了蔚县剪纸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深入南张庄村,实践团走进剪纸艺人的日常生活。在这里,剪纸技艺代代相传,几乎家家户户都与剪纸有着不解之缘。老艺人们热情地为实践团成员展示剪纸技巧,成员们也纷纷拿起剪刀,尝试亲手创作。尽管一开始手法生疏,但在艺人的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技巧。一名成员感慨道:“看似简单的剪纸,真正动手做才知道其中的难度,每一刀每一划都需要全神贯注,这让我对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更加敬佩。”

此外,实践团还前往蔚州博物馆。馆内丰富的文物和详尽的历史资料,展示了蔚县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关于蔚县剪纸的专题展览,让成员们对剪纸艺术在当地的发展脉络有了系统的认识。从早期作为民俗装饰的简单图案,到如今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精美作品,成员们见证了蔚县剪纸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与传承。

团队作品版权登记证书

立足调研成果,实践团聚焦数字化时代非遗传承的新可能,形成《探索数字化赋能剪纸发展报告》,提出“技艺数字化保存、IP化创新传播、电商化拓展市场”的发展思路,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课题进展。团队还积极将创意转化为实践成果,取得剪纸艺术相关软件著作权,原创设计“蔚剪巧娘”等系列IP人物,取得3项作品登记版权,通过年轻化表达让传统剪纸更贴近当代生活。相关实践活动受到长江网、基层网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通过年轻化表达让传统剪纸更贴近当代生活,进一步扩大了蔚县剪纸的影响力。

团队合影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河北金融学院纸韵蔚剪非遗实践团通过与非遗传承人、剪纸企业、民间艺人以及博物馆的深度接触,全面了解了蔚县剪纸的艺术价值、制作工艺、产业发展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积极传播蔚县剪纸文化,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在众多像纸韵蔚剪非遗实践团这样的青年力量推动下,蔚县剪纸这一非遗瑰宝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编辑:息园芳

来源:河北金融学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