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药物警戒进校园”主题讲座在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功举办。活动特邀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王兵、沧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刘红星两位行业专家,以“知药于心,安全于行”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实用又深刻的药品安全“必修课”。


专家们结合医药行业实际,用通俗的语言搭配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药物警戒的核心概念与实践价值。通过回顾“药物性耳聋”“沙利度胺致畸”等重大药害事件,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药物警戒不仅是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环节”,更是守护公众健康的“重要屏障”。同时,专家还结合最新药品监管政策与一线监测实操经验,细致讲解了常见药品风险的识别方法、应对流程,为大家搭建起“理论+实践”的知识桥梁。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围绕“日常用药误区”“特殊人群用药禁忌”“家庭药箱管理技巧”等问题积极提问,两位专家逐一细致解答,既纠正了大家的认知偏差,又勉励大家未来既要做药品安全的“守护者”,也要做合理用药的“推广者”、科普服务的 “践行者”,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守护公众健康的实际行动。
药品安全已上升至国家公共安全战略层面,药物警戒更是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次讲座不仅普及了安全用药知识,更在同学们心中埋下了职业责任与使命的种子。
药品安全无小事,每一次用药都关乎健康与生命;合理用药也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能力与责任。让我们从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开始,从规范日常用药习惯做起,积极学习药品知识,主动传播安全理念,携手构筑牢固的药品安全防线。愿你我都能成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家庭用药的守门人,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共同守护一片安心、健康的蓝天!
安全用药实用指南
遵医嘱,读说明◆坚决不自行用药:任何药物都应在明确诊断后使用,勿凭“经验”用药。
◆细读药品说明书:服药前务必阅读说明书,重点关注【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
用药前做到“三查五对”◆三查:查有效期、查外观(是否变色、破裂、浑浊)、查说明书(适应症、禁忌)。
◆五对:核对姓名(是否为本人药品)、核对药名、核对剂量、核对时间、核对途径(口服、外用等)。
送服药物有讲究◆最佳伴侣是温水:绝大多数药物应用足量(约200ml)温白开水送服。
◆这些“水”要避开:切勿用茶、咖啡、牛奶、果汁(尤其是西柚汁)、酒精或碳酸饮料送药,它们可能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甚至增加毒性。
药品储存与处理◆按说明书储存:注意“常温”、“阴凉处”、“冷藏(2-8℃)”、“避光”等要求,切勿将药品放在浴室或厨房等潮湿处。
◆定期清理家庭药箱:每半年检查一次药品是否过期、变质。
◆妥善处理废弃药品:可将过期药品投入药店或社区的过期药品回收点,避免环境污染和他人误拾。
特别提示与不良反应◆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处方药,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性感冒无效。滥用会导致耐药性,必须足疗程服用。
◆关注特殊人群:儿童、老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需格外谨慎,应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留意身体反应:了解可能的不良反应,若服药后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严重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药品安全无小事,合理用药靠大家。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自己与家人健康的守护者!
来源: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宋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