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研究》
作者:李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10月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毋庸置疑的是,在时代的大舞台上,每一位青年学子都是主角,怀揣着梦想与憧憬,踏上属于自己的征程。可以看到,有人选择在繁华都市如钢铁巨人般矗立的写字楼里,为了梦想日夜拼搏;有人选择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用所学知识助力乡村振兴;有人选择背起青春梦想的行囊,走向远方,去支教、去支医,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带去希望……“职”面未来,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如何“青尽”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奋斗之花、开拓之花、奉献之花?由李颖撰著的《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一书,聚焦就业观这一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理念先导和思想保证核心问题,从新颖多元的视角开展大学生就业观的整体性描述与差异性对比,并基于数据分析和理论研究的结论,为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争做新时代弄潮儿提供价值指引。总览全书,呈现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与独特风格:
亮点一,立足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书将问题意识贯穿始终,对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究竟面临何种的挑战与冲击、如何促进高校实现高质量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追踪研究,扎根就业实际场景,挖掘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多视角深入分析问题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建议。不可否认,就业观变化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作者敏锐地观察到大学生就业形势已经发生诸多新变化,就业供需矛盾、就业结构失衡、就业准备不足三个“旧”问题始终存在,就业方式灵活化、自主创业多元化、就业形态个性化、就业关系平台化四个“新”趋势不断发展,就业难“旧”问题与就业发展“新”趋势同时并存。该书回应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热点和重点问题的关切,明确指出就业“新”趋势是基于新时代、根据“旧”问题提出的新办法和新方案,“新”趋势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对“旧”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当代大学生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该书将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就业观作为重点,说理不空洞,论述有内涵。
亮点二,内容详实,结构完善,方法多元。该书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将是一个值得参考和借鉴的范式。首先,该书从梳理不同历史时期大学生就业观演进入手,以经济发展阶段和就业制度变革为划分依据,并从“不变”与“变化”两个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就业观进行历史考察。其次,以开放性、动态性、历史性、综合性的眼光进行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现实审视,基于全国37所不同层次高校6171份调研问卷和30份个体访谈,运用SPSS软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描绘出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较为客观、真实的现状图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差异研究,揭示出个体、家庭、学校三个维度在何种程度、何种向度上影响着就业观的形成。最后,强调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培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是一项集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为一体的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应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引导大学生准确清晰自身定位,确立合理的就业预期,将自然而然的人生变成“有意义”的人生。
亮点三,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特色明显。作为一部立足于新时代的著作,该书体现了跨学科的特点。大学生就业观内涵丰富,涉及就业教育、就业服务、就业认知、就业环境、就业伦理、就业者素质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不只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域下的研究命题,也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揭示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规律、影响因子关涉哲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呈现出鲜明的学科交叉性。该书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就业观与就业行为、就业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运用统计学、社会学的相关方法,将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相结合,对就业观影响因子进行模型构建,有助于大学生明确个人兴趣、能力与价值,赋予成长发展以方向。
新时代青年,始终眼有星辰大海,胸中有丘壑万千,脚下有万里征途,“青尽”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一路生花。该书呈现给青年读者的,不是传统学术著作那样的“高深莫测”,而是适于“寻常百姓”都可以翻阅品读的就业手册,其中不乏生动、接地气的就业创业好故事,助力新时代青年学子与梦想相拥,一路繁花一路歌,奔赴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