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经验交流>>正文
 
苏州科技大学:“课程+实践”双向发力,让文化自信深植心间
2021-03-14 08:15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今年1月,在首届长三角历史学师范生“四史”教学技能大赛中,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学专业成果颇丰。该专业教师赵琪获得优秀指导教师,17级学生何燕获一等奖,19级学生王秋雯获三等奖。

成绩背后,离不开该校历史系构建的“课程+实践”双轨培养体系。近年来,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学专业依托省品牌专业、省一流专业、省重点学科等专业和学科平台,大力加强课程改革和社会实践,引领和推动学生深入学习和弘扬中国文化,构建起以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为特色的完整培养体系。

严守课堂阵地

讲好中国故事

走进苏科大历史学专业课堂,用说相声的形式讲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用虚拟人物对话的方式展示中外神话的不同,通过线上慕课平台授课……多样化的课程和教学方式,赢得了专业学生的连连点赞。

“我们以课堂为阵地,针对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特点,打造了一批有内涵、有趣味的中国文化相关的精品课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魅力。”苏科大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专业老师沈骅的《中国传统文化新论》课程为例,沈骅在教学中把历史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引导学生展开深层次讨论,“干货”满满的课程,获得苏州国际教育园资源共享联盟课程教学创新奖。

有深度,更有趣味。专业教师赵琪的《中外神话比较与赏析》课程,以独具特色的讲解获得江苏省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赵老师的课是一场听觉盛宴,他经常用讲段子、作类比的方式介绍中西文化,让我们在欢笑中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魅力。”大四学生梁钊铭告诉记者。

开辟第二课堂

提高教育实效

组织“家国情怀 从心启航”观影调研活动;开展“四史”宣讲活动;举行中国文化主题辩论活动;开展“浒墅关居民的老镇记忆”口述采访和“上方山进香习俗田野调查”......课堂之外,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学专业教师团队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品读文化,提升教育实效。

教师沈骅便是其中一员。沈骅组织学生开展口述采访,聚焦上世纪80年代苏州工业的典型人物,带领学生走访了上个世纪80年代苏州的知名品牌孔雀、香雪海、长城、春花,以及具有百年历史的民族品牌苏纶厂,以口述采访的方式,再现历史场景。

“现有史料证明苏州企业家虽然注重经营利益,但在抗战时期积极加入战时动员体制,承担了支援抗战的民族责任,为抗战胜利做出重要贡献。这种个人与国家荣辱与共的家国情怀,让我深受感动,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民族的伟大。”专业学生姚倪参与了由赵伟老师组织的抗战初期苏州工商界战争后援科研活动,在活动中,赵伟带领学生近距离感知历史温度,让学生感触深刻。

展开调研立项

传播中华文化

去年,由专业学生赵子昊、季梦婷主持的省级重点项目《民间信仰仪式与村落社会结构的关系——以苏州穹窿老会为例》顺利完成,该项目对苏州西部地区以穹窿老会为纽带的数个自然村落进行了详细考察,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对三十余位村民进行了访谈,对当今社会治理、社区治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我国的民间社会中,蕴含着大量的优秀文化因素和传统,通过学习,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在采访的过程中,赵子昊深有感触。

赵子昊与季梦婷的项目并非个例。近年来,该校历史专业不断鼓励学生结合展业所学,调研苏州和家乡的历史民俗和重要人物、纪念地等,深入研究中国文化。近三年来,历史系已有20余名本科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学生科研立项。

受这样的氛围熏陶,2019届历史学专业毕业生毕然将汉服文化带到了伦敦。毕业后,毕然前往伦敦大学学院攻读教育学硕士,在读过程中,他积极在校园中组织汉服表演,展示中国文化魅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