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渡学海,秉烛破寒更
墨渍千山雪,题开万壑冰
她以勤为径,以毅作舟
最终成功考研大连理工大学
让我们走进李佳桦的故事
体会她的成长与变化

姓名:李佳桦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绩点:3.85/5.00
考研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考研专业:国际贸易学
初试成绩:407
座右铭: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壹
千卷迷津里 书海定灯塔
李佳桦的考研念头,是在大三下学期悄然萌生的。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毕业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身边的朋友们纷纷锚定方向——或投身职场,或备战考研,她却仍在两条路上徘徊。是直接踏入社会,还是继续深耕学业?带着这份迷茫,她主动与辅导员老师交谈,向已毕业的学长学姐请教,在一次次交流与思考中,结合自身情况,她最终坚定地选择了考研这条路。

李佳桦生活照
目标确定后,李佳桦迅速投入信息的海洋。她在各大平台查阅院校招生政策、专业方向与择校建议,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考研时间线,为自己制定出一份初步的学习规划。例如,从备考起步阶段就坚持每日背诵英语单词,并在3月至6月期间完成数学的第一轮系统复习。
随着学习的深入,李佳桦不断审视自身进度,在参考了各高校历年录取情况下,她最终将目标锁定为大连理工大学。
贰
孤勇行窄门 墨笔耕春秋
暑假来临,她选择留校备考。在七月的骄阳下,她每天保持着4-8小时的学习时长,稳扎稳打;进入八月,节奏悄然加快,学习时间逐渐延长至7-9小时,同时保持每周休息一天的节奏,张弛有度。在整个过程中,她始终秉持“贵精不贵多”的原则,注重学习质量而非单纯堆砌时间。当她感到状态不佳时,不会强求自己,而是适时停下笔,稍作休整,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
进入新学期,备考节奏愈发紧张。李佳桦为进度较慢的科目分配了更多时间。九月是她备考中压力最大的阶段,“时间不够用”“内容学不完”的焦虑时常袭来。经过深思熟虑,她果断调整战略:抓住重点,力求得分。从十月起,专业课复习以历年真题为核心,英语学习则适当精简,一切调整都围绕“高效得分”展开。
就这样,李佳桦踩着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推进。焦虑虽常伴左右,但家人的叮嘱、恋人的陪伴、朋友的鼓励,总能让她重拾信心。临近考试那几天,她反而轻松许多,不断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

李佳桦生活照
当看到初试成绩的那一刻,李佳桦激动不已——她的努力终见回响!但她清楚,征程尚未结束,紧接着又全力投入到复试准备中。
复试阶段的核心挑战在于信息不对称,与初试明确的考纲相比,其准备方向更具不确定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她联系一位上一届成功考入大连理工大学的学姐。学姐不仅耐心讲解备考要点,还贴心为她安排了一次模拟面试,帮助她在实战中找回信心。
叁
霜雪淬砺后 笑看云卷舒
回首望去,这一年,是沉甸甸的三百多个日夜。它将“奋斗”二字,具象成了书桌上渐厚的笔记、深夜里不熄的台灯、和一次次自我怀疑后又重新握紧的笔杆。曾经,大连理工大学是一个遥远而闪亮的名字,是贴在墙上的目标,是支撑李佳桦穿过迷茫与疲惫的灯塔。
而今,当梦想照进现实,当录取通知书上“大连理工大学”的字样真真切切地映入眼帘,那一刻的澎湃心情,难以言表。所有的汗水与坚持,仿佛瞬间凝结成了人生画卷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看似孤独的伏案时光,原来都是在为抵达凌水河畔铺设一条独一无二的星轨。这不仅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更是一枚青春的勋章,是对过往拼搏最有力的见证。

李佳桦毕业照
肆
经验分享
备战考研是一场关于“选择”和“坚持”的修行。李佳桦的经验总结如下:
首先,需明确专业课的考试内容,通过查阅经验分享及历年真题,为学习规划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月度或周度任务目标,划分具体学习板块。建议绘制详细的时间轴,清晰呈现各阶段需完成的学习内容。最后,应定期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复盘,并依据实际进展进行动态调整。
伍
学姐寄语
考研只是人生的选择之一,它可以影响你的人生,但不能决定你的人生。允许一切发生,然后接受一切结果,才能遇见一切可能。相信所有的结果都是命运给予的最好安排。
愿你们未来前程似锦,冬去春来,前无近忧,后无远虑。
来源: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编辑:丛昱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