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名师风采】石家庄学院田建恩:春风化雨润桃李,匠心筑梦育新人
2025-09-26 17:05  

三尺讲台

丈量不出师者的胸怀

‌‌一支粉笔

写不尽育人的华章

在石家庄学院的沃土上

有这样一群教师

他们以德立身

用智慧点亮求知的眼睛

他们以爱育人

用温暖托起成长的翅膀

本公众号现推出“师德之光”栏目

讲述他们深耕教育教学一线的感人事迹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

石家庄学院2025年师德标兵

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田建恩老师的故事

讲台上的他,目光如炬,用专业知识为学生点亮理想的航灯;工作室里的他,循循善诱,以实践平台托举学生创新的翅膀;晨曦微露的课堂外,总能见到他巡查的身影;夜深人静时,办公室的灯光常映照着他批阅学生作品的面庞。他始终坚信,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教师以真心换真心,以智慧启智慧,才能让每颗年轻的心灵都绽放独特的光彩。他,就是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田建恩老师。一位以赤诚之心坚守教育沃土,用爱与智慧书写育人篇章的师者典范。

廿载坚守,德润无声筑根基

“师者,人之模范也。”这句话,田建恩老师铭记于心,更践之于行。作为一名从教二十余载的党员,他深知“立德”是教育的根本。他坚信,唯有自身行得正、立得直,方能在学生心中树起可信赖、可效仿的标杆。

他的课堂,从不只是知识的单向传递。当案例分析遇到社会热点,他会巧妙引导同学们辨析真伪、思考价值导向;当讨论触及职业操守的边界,他总能用朴素而深刻的话语,阐明媒体人应有的“铁肩担道义”的精神。他常说:“新闻传媒人,笔下有千钧,心中要有尺。这尺子,就是我们的道德良知。”这份对职业伦理的执着,无声地浸润着每一位学子。

作为学院领导,田建恩老师深知“独行快,众行远”。他牵头制定《新闻与传媒学院师德师风管理细则》,这份细则并非冰冷的条文,而是他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深刻思考,与教师们反复研讨打磨而成,字里行间透着对师德的敬畏和对学生的责任。他组织全体教师郑重签订《师德承诺书》,将抽象的要求化作庄重的自我约定。每年一度的“师德师风建设月”,在他精心策划下,成为教师们碰撞思想、学习楷模、检视自我的精神家园。他以身作则的示范,如同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学院教师队伍中漾开层层追求高尚师德的涟漪。

匠心耕耘,春风化雨育全才

在田建恩老师的教育理念里,“爱”是核心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并非一句口号,而是他日常工作的底色。他关注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学生们从青涩懵懂到自信成熟的每一个成长足迹。

田老师坚持带头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绝非简单“挑刺”,而是为了真切感知教与学的“温度”,发现问题,寻找优化教学的“良方”。他主持修订完善了28项教学管理制度,其中《新闻与传媒学院专业课程过程性考核办法》《新闻与传媒学院实践教学规范》等文件,都是基于无数次课堂观察和师生交流后,对提升教学质量精准把脉的结果。这些制度,将“重结果”转向了“重过程”,让评价更科学,也让学习更有方向。

他心中有一张清晰的“育人路线图”。为了打通人才培养的“任督二脉”,他创新推行了贯穿大学四年的全程导师制。从大一新生入学的专业启蒙,到大四毕业前的职业规划,导师们如影随形地指导覆盖了学业、生活、思想各个方面。他亲自主持修订《新闻与传媒学生培养手册》,着力构建“价值导向为魂、专业素养为基、实践能力为翼”的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这份手册,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导航仪”。

最让学生们津津乐道的是“以赛代练”模式。田建恩老师坚信,实战是检验和提升能力的最佳途径。他精心构建了“全员参与、全程指导”的学科竞赛机制。当学生团队捧回国家级一等奖的证书,当看到他们在赛场上自信从容地展示方案,田建恩老师的笑容里,满是欣慰。数字背后是汗水浇灌的硕果:国家级奖项、省级奖项的不断突破,以及一届届毕业生成功考取名校研究生,正是这套精心设计的培养体系结出的甜美果实。

知行合一,平台赋能塑英才

田建恩老师始终认为,传媒人才的培养,必须打破课堂的围墙,拥抱鲜活的社会实践。他倾力推动构建“学界——业界——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网络,为学生们搭建起通往未来的桥梁。

蒲公英通讯社、虚拟现实工作室……一个个以项目驱动的导师制工作室在学院落地生根。在这里,学生们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导师带领下,直面真实的项目需求。当学生们设计的广告方案被企业采纳,制作的短片在平台上线,策划的虚拟现实作品引来惊叹,那份将“作品”变为“产品”的成就感,是书本知识无法替代的宝贵体验。他积极引入腾讯新工科研究院等业界前沿项目,将行业最新动态和真实挑战带入校园。

田建恩老师更将视野投向服务地方发展。他敏锐地捕捉机遇,积极奔走对接。2023年,在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习强国石家庄学院工作站”“石家庄新闻网石家庄学院工作站”正式落户新传学院。这两个依托“一站式”学习实践平台建立的工作站,犹如两座灯塔,不仅照亮了学生们的实践之路,更成为学院服务省会城市发展、融合学习实践与科研创新的重要枢纽。

情系桑梓,智惠社会显担当

田建恩老师的步履从未囿于校园。他深厚的专业造诣和务实作风,使他成为连接学界与业界的桥梁,更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积极力量。

他的身影活跃在多个重要的社会服务舞台上:作为河北省广告研究院研究员、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建设和人才评价;在河北省优秀广告作品评审会等权威赛事中担任评委,以专业的眼光发现和培养人才;在石家庄最佳农业品牌评比、河北省广告协会企业等级认定会上,他的意见总能切中肯綮。

他尤其关注如何运用传媒智慧助力地方经济。他带领团队深度参与了8项区域公用品牌策划项目。田间地头、加工车间、产品展销会,都留下了他调研的足迹。他和团队为农产品量身定制的品牌故事和营销策略,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其团队编制的《“农垦冀忆”区域公用品牌管理规范》,成为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发展的有力工具,为当地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了传媒人的智慧。

田建恩老师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他是一束光,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他是一团火,用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点燃学生创新的激情;他是一座桥,用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广阔的社会视野,为学生搭建起通往未来的阶梯。他的一言一行,都在生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他以匠心守护初心,用笃行铸就师魂,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育人华章。

来源:石家庄学院

编辑:鲁良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