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冀青榜样】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徐文彬:“00后”,二等功!他毕业于警大~
2025-09-12 15:30  

徐文彬在出入境现场巡逻

晨曦微露,一道挺拔的身影在大兴机场的光影交错间穿梭,玻璃幕墙将他的轮廓拉长,宛如一柄敛去锋芒的利剑,沉静却不失锐气。

他是徐文彬,现任北京大兴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202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移民管理学院七队。在校期间,徐文彬担任学生中队副区队长一职,多次荣获优秀学生干部、民族优秀学生等荣誉奖励。2025年7月,徐文彬以“教科书式”的查缉处置,将不准入境人员拦截在国门之外,成为北京边检总站首位荣获二等功的“00后”移民管理警察。

徐文彬用四年的警校时光淬炼成长,以“青”担当,以“务”砺能,以“检”立心,在国门重地绽放出青春的耀眼光芒。

严标铸魂,以“青”担当

在检查台内查验证件

办理公务机入境手续

今年2月份,徐文彬在前台检查中凭借着超强的职业敏感性和扎实的业务技能,敏锐地发现了一名疑似不准入境人员。他在短短两分钟内,通过沉着冷静询问和专业缜密分析精准突破、锁定证据将潜在风险拦截在国门之外。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的信念如种子般深植徐文彬心底,更化作他日复一日扎根岗位的生动实践。在旅客证件查验岗位上,他对证件照片与持证人的各个细节逐一核实;在口岸现场巡逻中,他的脚步精准覆盖每一个风险点位,确保巡逻轨迹无盲区。

两年来,他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2.8万人次以上,累计查获违法人员数量位居执勤队前列,人工旅客验放量曾位列执勤队第一。他从未接到过一起旅客投诉。他用专业与热情让每一位旅客感受到国门的温度。

适变破局,以“务”砺能

参加中国国际救援队缅甸

地震赴外救援包机紧急任务(左一)

为旅客办理入境手续

第一次独立值守验证台,手指在键盘上迟迟不敢下落,遇到旅客咨询过境政策,他翻遍笔记才答出,看着对方焦急的眼神,满心都是“跟不上岗位节奏”的挫败。候检大厅里摩肩接踵的旅客、查验系统上密密麻麻的流程按钮、厚厚一摞需要熟记的出入境法规,让他倍感压力。

为了跨过这些“坎”,他成了师傅身边最“黏人”的徒弟,师傅手指点过的防伪特征,他都用红笔在笔记本上逐一圈画。执勤结束后,别人忙着休息,他却留在备勤室,对着模拟查验系统一遍遍地练习操作;遇到复杂的法规条款,他就拆成“小知识点”,贴在宿舍墙上、放在手机壳里。吃饭时、通勤路上都拿出来反复琢磨,连师傅都打趣:“你这是把法规‘装’进了口袋,刻进了脑子里。”

如今,每当深夜航班入境高峰来临,候检队伍排成长龙,他总能快速调整状态,眼神专注地核对信息,用高效的办理流程减少旅客等待;遇到证件存疑等情况,他不再慌乱,而是凭着扎实的业务功底,从证件边角的细微磨损、旅客回答提问时的细微破绽中精准识别风险。

启航警大,以“检”立心

检查旅客的出入境证件

核实旅客信息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在警大的日子里,他像一方汲墨的古砚,把出入境边防检查流程规范、人像比对要点、证件查验技术等核心专业知识尽数吸收。翻开他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类打击口岸跨境违法犯罪活动的心得;老师课堂上提及的处置流程,他都要追根究底;耳机里循环着的英语对话,藏着他的心愿——要让入境的外籍人士第一时间听见中国移民警察热情欢迎的声音。

在校担任区队长时,徐文彬就以身作则,不仅协调同学的训练与学业,又处理队里的日常事务……那段经历让他早早明白:“担当”不是喊出来的口号,而是把每一件小事扛在肩上的踏实,是让身边人放心的靠谱。如今这份体悟,也在边检岗位上有了更具体的模样,变成了触动温情的行动。

他总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那些摔过的跟头、熬过的夜晚,都成了如今前行的底气。“今天多学一点、多扛一分,将来就能更靠谱一点。我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移民管理警察!”话里的笃定,藏着他一步步走出来的踏实,也映着他对这份职业最纯粹的热爱。

谈到在警大的日子......

早操时看到天边的一抹粉色会格外地感到惊喜;下午自习时抢到一个绝佳安静的图书馆位置感到别样的小确幸;到了周末,约上挚友,一起去工程食堂二楼要上一锅最喜欢的酸菜鱼……那些美好的情景往往会因为仰望星辰而变得激动渴望。

感谢让我遇到的这些平凡而感动的瞬间,感谢四年遇到的每一个有趣灵魂,感谢在警大所收获的一切,你在改变,我亦改变!

来源: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编辑:鲁良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