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方位展现燕大学子的奋斗风貌,深入挖掘各领域燕大学子的成长故事,弘扬燕大人“奋斗基因、工匠精神、卓越品质、家国情怀”的文化品格,燕大榜样栏目精心打造“学海领航、知行躬行、艺体风华、赤子担当、砺行致远、笃行不倦、拓路先锋、科研菁英”八大主题系列,以多维度、立体化视角讲好燕大学子故事,让每一个在专业领域执着探索、在人生道路上勇毅前行的身影,汇聚成新时代燕大人的精神图谱。
今天让我们走入“学海领航”系列,一起走进杨睿翰同学的奋斗之路,感受持之以恒的青春故事。

01锚定航向,步履铿锵
大二时,面对“如何书写大学四年奋斗篇章”的命题,杨睿翰经深思熟虑,将推免攻读硕士研究生确立为奋斗目标。张孝祥“好事多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的箴言,既是他校园文化节书法作品的主题,更是求学路上的精神灯塔。他以坚韧意志钻研课程、攻克科研难题,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

回顾这段从迷茫到笃定的推免历程,他深知每一次知识积累、每一回实践探索,都凝结着对学术的敬畏。盛夏时节,他带着扎实的专业积淀奔赴国防科技大学夏令营,在学术交流与实践中,深切感受到这所高校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这段经历也成为他学术新征程的起点,燕园的风,终究南下。
02栉风沐雨,笃行不怠
大三推免季的钟声敲响,这场与时间的赛跑裹挟着全国高校学子的激烈竞争。面对挑战,他选择以“精准”破局。深度研究国防科大考核偏好后,他系统重构热统与固体物理的知识体系,将“新型二维纳米异质结能带调控”的科研实践凝练成逻辑严密的学术总结。
针对薄弱的英语口语,他制定“晨读+模拟+复盘”的强化训练。从逐字纠音到流畅表达,反复打磨3分钟自我介绍;文书撰写时,他摒弃泛泛而谈,围绕国防科大微纳电子领域的前沿成果,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仅“为何选择国防科大”的段落便修改五稿。那些与孤灯相伴的深夜,最终化作面试场上应答自如的底气,让专业问题的解析与学术理想的阐述都掷地有声。
03盛夏相遇,终成所愿
真正踏入国防科大校园参加夏令营时,他就被简约的校园环境所吸引,之后在参观校史馆时,又被承载着国防自立自强的厚重历史所震撼,一代又一代科大人奔赴国防事业,展现科大担当,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牵头研制的“天河”超级计算机多次刷新世界纪录;参与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创新,包括卫星载荷、星间链路、高精度定位等核心技术,助力北斗实现全球组网;培养了包括院士、军队将领、国防工业总师在内的众多领军人物。这些无不坚定他在此读研深造的决心。

推免之旅早已结束,新的旅程悄然开启。这场经历使他收获颇丰,他明白推免不是终点,而是看清自我的起点。坚信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崎岖不平,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不断超越自我,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在这段旅程中,他学会了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在挫折中寻找力量。并且相信,只要有梦,就一定能飞得更高更远。
来源:燕山大学
编辑:鲁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