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冀青榜样】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吴冰考研北京师范大学:去发光,而不是被照亮
2025-07-21 09:35  

目标坚定,精准备考

巧法破难,信念笃定

若心之所向,便赴路有方

若向光笃行,终光芒万丈

考研北京师范大学

她就是来自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吴冰

让我们走近她的故事

探寻她的逐梦之道

个人简介

姓名:吴冰

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专业:英语

绩点:3.66/5.00

考研分数:365

录取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录取专业:学科教学(英语)

所获荣誉:

2023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二等奖

第十五届全国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

2022年“河北建设杯”节能减排实践竞赛一等奖

第九届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022年“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二等奖

2023年“挑战杯”河北省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2021—2022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

2021—2022学年校级“三好学生标兵”

2022年度校级“优秀团干部”

座右铭:去发光,而不是被照亮

吴冰所获荣誉证书(部分)

歧路寻“光”:从保研到考研的转身

大一的吴冰,积极活跃在学生工作与科创竞赛中。她在各类活动与科创竞赛中收获成长,更以绩点排名8/145、综测排名1/145的成绩拿下国家奖学金和三好学生标兵。那时的她,心里已悄悄埋下保研的种子。

转折出现在大二。第二外语日语成了她前行路上的一块巨石——重思维轻背诵的她,在需要大量记忆的日语学习中屡屡碰壁,成绩的下滑拉低了整体绩点。看着往年学长学姐的保研去向,她不甘心因绩点靠后而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毅然踏上了考研之路。

择校时的吴冰目标笃定:既然职业规划是成为英语老师,她便锁定学科英语专业;考虑到目标城市的教师招聘偏爱部属师范院校,她便从“师范六部属”中筛选;“要考就考最好的”的信念,最终让她将目光投向了北京师范大学。

吴冰生活照

向“光”而行:每份努力皆成光的碎片

“成长,是每一次选择的附带结果。选择可以不完美,可以转向甚至掉头,但那些经历会造就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目标既定,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上学期,吴冰的生活被专业课与考研备考填满。她像一位精密的钟表匠,为自己的复习定下清晰刻度:3-6月,日均投入4-5小时夯实基础,7-10月,日均花费11-12小时攻坚,11-12月,日均14小时全力冲刺。她坦言,自己并非天生勤勉,只是背诵能力欠佳,别人用4小时能完成的任务,她便用6小时去攻克,以时间的持续性投入弥补记忆的短板。日复一日,昼夜坚守,每天按部就班、心无旁骛地学习也让吴冰感觉到一种踏实和享受。

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学习方法也很重要,背书的痛苦,是吴冰考研路上最深刻的印记。偏理科思维的她,面对需要精准记忆的专业内容,曾一度陷入绝望。直到遇见“葫芦丝背书法”,才找到突围之路。她将专业课二的两本参考书拆解为 A、B、C、D 四部分,先集中火力各背3轮(AAA BBB CCC DDD),再循环滚动背诵4轮(ABCD ABCD...)。这种方法让她不必在复盘的焦虑中内耗,只需专注向前,恰似在黑暗中循着微光稳步前行。

最初选择教育学,吴冰的想法纯粹而直接——成为一名英语老师。而在备考的日日夜夜里,教育的真谛在她心中逐渐清晰:它不仅是“教”的技巧,更是“育”的温度;是“建构”而非“机械”地传递;是“浇花浇树,育人育心”的细腻与滋养。未来,她愿继续以学习者的姿态前行,成为既重视学业、更浸润心灵的教育者。

吴冰生活照

经验分享

理解为先:建议大家注重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寻找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同时要思考如何应用在答题之中。

框架为骨:知识如天地万象,变化又关联。备考时建立框架十分重要,真正在考场上的时候,脑子里最清晰的可能不是背了十几遍的文字,而是框架结构和关键词。清晰的结构感是突破迷雾、扬帆远航的保障。

真题为镜:不管什么科目都要重视往年真题。对每次测验、做过的每道题目都要进行反思,基于参考答案、模范作业、AI的辅助融合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语料,必要时找老师询问方向是否正确。

良友为伴:备考群或者小红书上都会有很多优秀的研友,大家看待模范作业的心态应该是学习借鉴,用来提升自己,而不是给自己压力或是否定自己。

心态为盾:平稳心态归功于“相信的力量”——考研并不是考验,只是必经之路,按部就班,便有光亮在前。

学姐寄语

“当自己为实现存在意义时,幸运的巧合就会自然出现,他们管这个叫顺其自然。”不要内耗焦虑,只管相信自己,去努力,去顺其自然,我们岸上见。

来源: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编辑:鲁良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