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的马雨佳
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
铸造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逐梦之路
接下来
将为你讲的是他这一路上的艰辛与收获
01求学之路——“优秀的背后是执着与坚持
优异的成绩是无数辛勤付出的汗水换来的。在三年的求学之路上,凭借着有条理的学习计划,他在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92)、智能控制基础(96)、液压元件(92)、控制工程基础(9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96)等专业课程中均拿到了较好的成绩。他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具备良好数理分析能力,也因此在高数(89)、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7)、大学物理AⅠ(90)、大学物理AⅡ(98)、线性代数(100)、数值分析(96)等课程中都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优秀背后并不是天赋异禀,而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执着与坚持。

学习计划

学习笔记
02科研竞赛——新技术与传统的碰撞融合
他在刚开始接触科研的时候,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参与四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其中包括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有一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在审。大学期间的科研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正如他所说:“我并没有想过做到最好,我只想着尽力就好。”
大三时,马雨佳同学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情“豆”初开——一款小型智能家用豆腐机》。既然现在市场上豆腐机大多为体积大、造价高、智能化低的产品,他的思路自然就落到了小型智能机器的方向。于是他调研了传统豆腐制作工艺,将其和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发明出了一款安全可靠、操作智能简单、经济实惠的小型智能家用豆腐机。在项目中,他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包括用SOLIDWORKS建造三维模型,利用KeyShot渲染模型、制作动画,撰写PPT、word说明书,进行项目答辩,购买机械零部件进行实物制作,操作3D打印机打印实物零件等任务。在一整个团队的不懈努力下,该项目在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的好成绩,并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

项目一效果图
这个国家级一等奖的好成绩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得益于马雨佳同学在大一和大二阶段积累的丰富经验。大二时期,针对农业绿豆种植效率低、劳动力投入大的问题,他想到可以发明一款智能绿豆播种机。于是他的团队参与了机械创新设计项目《苍翠欲滴——小型智能绿豆播种机》。播种机需要利用多功能集成控制技术,自动执行犁地、开壑、撒种、覆土、施肥、浇水全过程,从无到有种植绿豆。在专业知识技能的支持下,他完美完成了三维建模、模型渲染、项目答辩、购买零件、实物制作、3D打印机器零部件等任务。
此外,他也参与了科研训练项目《云茗智汇——一款健康智能的茶饮机》。中国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代表符号之一,市场现有泡茶机产品自动化程度低、功能繁琐、操作复杂,经过思考与创新,机器视觉和智能控制最终与泡茶机相结合,创新性地打造出一款健康智能的茶饮机。
三年来他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抗压能力和时间协调能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曾获第七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国家一等奖、第十六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5项,第七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省级二等奖、第十六届河北省制图与构型能力建模省级二等奖等省级奖项9项,校市级奖项40余项等等。

参与机械设计创新大赛

各种获奖证书
时至今日,马雨佳同学已经推免至西安交通大学,大四在燕大的最后一年,他依旧保持着热爱与激情,认真完成二级项目与毕业设计,在科研之路上继续坚持其理想与信念,深入钻研专业课题,努力提升着自己的专业技能。马雨佳同学在自述中提到,大学生活是他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没有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这样优秀的学习平台,如果没有辅导员老师多年来的支持与帮助,现在的成绩也许难以取得。
文段的最后,是马雨佳同学的寄语:“感谢我的母校,感谢我的学院,更加感谢我的老师们。祝福我的母校蒸蒸日上、祝福老师们工作顺利、祝福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
来源:燕山大学
编辑:鲁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