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冀青榜样】河北大学吕嘉恒:国家奖学金!三年专业第一!
2025-04-20 12:22  

人物介绍

吕嘉恒,河北大学艺术学院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以三年专业成绩第一、斩获13项国家级和15项省级竞赛奖项的优异成绩,荣获2023-2024学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成功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专业。从专业学习到实践创新,从志愿服务到自我突破,他用行动践行了“实事求是”的河大校训精神。

深耕不辍:

以专业为帆,以热爱为桨图片

“保研是一场持久战,每一步都要走得扎实。”自大一入学起,吕嘉恒便将“专注当下”刻入学习日常:课堂上专注的笔尖、剪辑台前深夜的灯光、图书馆里翻阅文献的身影,见证了他对每一门课程的全力以赴。他坦言:“艺术专业的学习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要对生活保持敏锐感知。”

在专业实践中,他化身“光影捕手”,以镜头记录时代。从聚焦武安平调落子、定兴桑叶茶制作技艺等非遗传承的纪录片创作,到斩获大广赛、学院奖等国家级赛事奖项的广告设计,他以10余部作品践行专业理想,用镜头传递文化温度。谈及创作心得,他说:“好的作品要有‘泥土气’,更要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

躬身实践:

把艺术种在城市的土壤里

志愿服务于吕嘉恒而言,是打开世界的另一扇窗。

他曾在2024年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担任志愿者,与海外导演畅谈镜头语言里的文化密码;也曾多次获评市级优秀志愿者——从守护马拉松赛道时倾听跑者的坚持,到国际篮球赛场记录观众沸腾的呐喊,每一次与陌生人的相遇,都成为他镜头下的“人物素材库”。

最难忘的是与艺术学院师生共绘保定的春天。烈日下,他和团队拎着颜料桶走上街头,把灰扑扑的配电箱变成一幅幅美丽画卷。“蹲在马路牙子上调色时,他突然理解了艺术的意义——不是高悬于展厅,而是生长在人们触手可及的地方。”那些被夕阳拉长的彩绘身影,如今成了他作品里最生动的蒙太奇。

破局之道:

直面挑战,化焦虑为动力图片

保研之路并非坦途。面对面试中“无范围考核”的压力,他创新性运用“费曼学习法”——将晦涩理论转化为通俗讲解,用手机录音反复打磨逻辑;遭遇阶段性焦虑时,他选择在操场跑步解压,或从《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等经典电影中重拾勇气。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特别感谢导师的悉心指导:从竞赛选题到文书修改,从模拟面试到心理疏导,艺术学院老师们的专业支持为他点亮明灯。父母的理解与挚友的陪伴,更让他坚信:“追梦路上,温暖与力量永远同在。”

经验共享:

致学弟学妹的成长指南

学业规划

“从大一开始筑牢专业根基,大二聚焦竞赛与实践,大三系统梳理成果。保研考察的是持续努力的总和,日常课程的高绩点永远是第一竞争力。”图片

竞赛突围

“关注‘大学生竞赛网’等平台,建立参赛日程表。建议从学院奖、大广赛等与专业契合度高的赛事切入,敢于用‘量变’推动‘质变’。”

面试锦囊

“与其机械背诵,不如构建知识体系。我在面试中从《觉醒年代》的镜头语言谈到新媒体时代纪录片转型,真诚分享观点比标准答案更重要。”

成长哲思:

在奋斗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图片

学习与生活如何平衡?吕嘉恒的答案是“专注当下”:“课堂时间高效吸收知识,创作时全心投入光影世界,闲暇时也会看看电影、看场话剧。”他始终记得父亲的话:“人生如登山,低头赶路时别忘了抬头看风景。”

如今回望来路,他最想对学弟学妹说:“焦虑源于对结果的过度关注,而成长本身已足够美好。就像我最爱的歌词——‘将有一天你会遇见美好的一切’,请相信时光终会犒赏坚持到底的人。”

结语

在河北大学这片育人的沃土上,吕嘉恒用勤勉与热忱谱写了青春答卷。前川虽渡,后山待攀,愿更多河大学子以他为榜样,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一往无前。

来源:河北大学

编辑:鲁良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