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晨瑄与学生合影
在专业上继续耕耘
2022年9月,支教结束后的李晨瑄返回师大,开启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他勤学笃行、深耕专业,不断探索、一路成长。入学以来,他先后荣获2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次专业一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他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大赛与创新创业竞赛,2022年上海市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大赛获全国一等奖、2023年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大赛获全国二等奖、2022—2023年调研河北获省级一等奖、2022年“挑战杯”获省级二等奖、2023年河北省“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优秀奖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搭建的平台、学院老师的指导,更重要的是李晨瑄对专业的热爱和对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李晨瑄说:“在备战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大赛时,我与团队成员全情投入,反复打磨参赛作品,甚至有时候通宵奋战;当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时,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机遇,拼尽全力,尽力而为,才不会有遗憾。”

荣誉证书
当李晨瑄被问道:从学生转变为老师,又从老师转变为学生,在心态上有何变化?他表示:支教时更多的是把自己当成了知识的分享者,回到学校后心态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面对所学专业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只有一桶水远远不够,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喷涌,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必须对教师职业有敬畏之心,一个好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本科期间,李晨瑄就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心理辅导等活动。从给福利院的孩子们做心理疏导,到利用假期到社区、街道做心理知识科普,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受益时,他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李晨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教育学院朋辈心理咨询团负责人,李晨瑄积极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展新生团辅、电话咨询、心理测评等工作,呵护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他组织完成新生团辅102次、新生心理危机筛查与识别访谈143场,服务对象覆盖全校新生超5000人次,累计工作时长270余小时。目前,李晨瑄已通过校内兼职心理咨询师考核,在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展相关工作,累计团辅时长140余小时,心理咨询时长70小时,在实践中,他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

李晨瑄在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工作

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工作牌
在谈到印象最深的一次团辅活动时,李晨瑄说是在去年暑期实践中临时决定给老师们做的一次心理团辅。与给学生们做心理团辅不同,给老师们做的那一次并没有提前准备,而且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设计出适合认知水平更高的老师们的活动,难度很大。李晨瑄带领团队成员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平时积累的经验,迅速设计出一个帮助老师们缓解压力的小游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李晨瑄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晨瑄平时喜欢打乒乓球和弹琴,他说:“打球和弹琴都是能够让自己很沉浸的活动,平时感觉累的时候很需要能够让自己暂时抽离出来,换换脑子、调整情绪,学习和工作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李晨瑄在校园里弹吉他

李晨瑄(右二)参加乒乓球比赛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李晨瑄说:“支教的经历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未来我想成为一名心理老师或者高校辅导员,继续从事我热爱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尽己所能,帮助学生们拥有健康快乐的成长时光;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想要回去看看我曾经教过的学生们,虽然只是短暂支教的一年,但是这段时光是我永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
编辑:鲁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