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名师风采】河北工程大学校史中的教师印记
2024-09-09 14:45  

在我国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全校上下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团结凝聚广大教师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融媒中心开辟“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展示我校教师队伍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国以才立,教以师兴。73年来,一代代河工程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坚守工程报国之志,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奋进,以服务艰苦行业、服务基层一线为己任,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毕业生。本期,让我们一起搭乘时光之舟,回到河北工程大学及其前身艰难创业的峥嵘岁月里,了解几位为学校建设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教师的事迹。

林牧

林牧,1922年生,原名王炼光,山东省荣成县人。解放战争时期在开滦煤矿从事地下党和职工运动工作,解放后进驻唐家庄矿区,1952年上半年受命参与创办开滦煤矿工业学校(河北工程大学前身之一)并任代理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当年底调任开滦林西矿。随后参与筹建唐山矿冶学院(今华北理工大学前身之一)并担任院长;调任石家庄电机制造学校,筹建河北机电学院(今河北科技大学前身之一)。1973年11月至1977年1月任河北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1977年任河北化工学院(今河北科技大学前身之一)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1978年至1989年先后任河北工学院(今河北工业大学)院长、党委书记,1993年离休。林牧同志参与创建了包括我校前身在内的多所学校,在多所高校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为河北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汪胡桢

汪胡桢,著名水利专家、国务院首届中科院学部委员,1960年9月10日调入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前身之一)担任院长。汪胡桢一生致力于中国水利建设事业和中国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曾任国家治淮委员会工程部部长、佛子岭水库工程总指挥、黄河三门峡水库工程局总工程师,主要著作有《水工隧道的设计理论与计算》《地下洞室的结构计算》等,主编的《现代工程数学手册》五卷,是当时国内少有的大型工具书。汪胡桢在校任职近20年,办学成绩卓著。

汪胡桢与师生在碛口作实地勘察时留影

唐敦模

唐敦模,1919年7月生,上海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75年来河北农业大学邯郸分校(河北工程大学前身之一)工作,1977年2月任分校临时党委书记、筹建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学校筹建工作。1979年1月调任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柳谛


柳谛,1952年8月至1956年任石家庄医士学校(河北工程大学前身之一)党委书记,1952年8月至1958年8月任石家庄医士学校(河北工程大学前身之一)校长。

我们祖国劳动人民已经成了国家的主人,并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就给我们:为了全国人民以至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创造了越来越好的条件。 我们是新中国缔造出来的新的医务工作者,应与旧的医务人员有根本的不同。毛主席给予革命医务工作者的任务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为了毛主席新指示的这一伟大任务而奋斗一生是最光荣的。在工作中应本着白求恩对医生的要求,做到“大胆,细心,敏捷,慈爱”。这是革命医务工作者的可贵品质。更重要的是不断的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巴甫洛夫学说来武装自己,使自己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人民医务工作者。

张德纯

张德纯,1921年4月生,河北省平山县人,193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平山县青年抗日先锋队指导员、灵寿县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长,后在建屏、正定、赞皇等地从事武装、宣传工作。1980年4月担任河北煤矿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前身之一)领导小组组长,牵头开展学院建设工作;1981年更名河北矿业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前身之一)后,任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1984年12月离休。张德纯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无私奉献,为学校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专门缴纳1万元特殊党费支援灾区建设。

那些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石的先辈们,他们的光辉足迹如同璀璨星辰,不仅构成了我们学校历史长河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更是我校师生心中不灭的灯塔,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