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人物风采】留学报国,踏海而归;薪火相传,筑梦燕大!
2023-09-02 17:39  

留学报国,踏海而归;薪火相传,筑梦燕大!百余年来,无数中华儿女踏上了负笈海外、追寻民族梦想的伟大征程,书写了“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一代代优秀留学生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他们耕耘与开拓的足迹,书写了动人的时代篇章。

燕山大学留学归国人员是我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对外交流工作不断加强,留学归国人员逐年增多,已逐步成为各学科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在各个岗位上均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我校有出国留学经历(留学时间超过6个月)的教师近600人,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19.86%,其中高级职称占比76.9%;取得博士学位的占比82.2%。今天,让我们走近这群人,看看他的风采。

薛天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19年12月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成归来,作为河北省“百人计划”人才入职燕山大学。教学方面,他把严谨治学写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重视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引导学生在科学实践中主动探索。他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多项省级和校级创新创业大赛的奖励;科研方面,他主要从事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在二维材料和生物传感器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成果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多次被邀请参加国际和国内会议并作学术报告,向国际学术界展示我国基于二维材料的生物传感器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方向。

许秋健,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毕业于韩国庆北大学(音乐学博士),2013年入职燕山大学,兼任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博士生导师。对专业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策划并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及学生主题汇报音乐会10余场;积极组建音乐跨学科研究所,带领团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批省人大资政报告5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十余篇;国家级、省部级立项项目15项,成功获批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兼任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国际化外事事务负责人,致力于促进我校与海外高校的合作交流。他多次率领教师代表团赴韩国进行学术交流和文化推广活动,签订我校与韩国各大高校的友好交流协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校的国际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路艳军,车辆与能源学院副教授,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和莫斯科国立大学油气田勘探开发专业,主要从事非常规油气开采、地热资源开发、CCUS相关理论与工艺研究。2020年入职燕山大学以来,以专业课教师、班主任、研究生导师等身份深入学生中,鼓励学生做学问要追根溯源、敢为人先;扎根基础研究,注重科学技术的生产落地,践行社会服务担当。参与及主持国家级、省级纵向项目5项,油田横向应用项目7项;凝集溪流,汇聚成河,集团队力量购买大型科研实验设备,搭建科研试验平台;发挥留学优势,推动专业国际化建设,协助车辆与能源学院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地质系建立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助力校级国际合作基地建设和国际会议承办。

张静,车辆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钢铁材料组织性能微观模拟和热动系统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等方面研究。2011年东北大学博士毕业后入职燕山大学,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党支部书记8年,2015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日本访学1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基金项目2项,省市级及企业合作项目多项。河北省教学改革项目1项,燕山大学教学改革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钢铁》期刊青年编委。获得TRIZ国际认证一级和二级证书,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节能减排大赛、TRIZ专项赛、冶金大赛等20项,多人获得国家奖和省奖;燕山大学“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河北省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郭小强,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IEEE Senior Member,加拿大LEDAR实验室博士后,国际清洁能源创新拔尖人才,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现任英国期刊IET Power Electronics副主编,国际SCI期刊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编委等多项职务,承担国家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三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四十余项,参与制定全球首个“绿氢”标准《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能源氢的标准与评价》和国内首个氢能关键技术装备评价标准《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领跑者行动”性能评价导则》,出版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大功率变频器及交流传动》译著一部,获国际顶级期刊最佳论文奖和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

马锴,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河北省杰青,智能控制与神经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自动化系主任。长期从事智能电网及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研究工作,系统化地提出了能源网络系统的协同控制与优化设计方法。迄今已发表SCI期刊论文90余篇,其中IEEETrans./Journal论文33篇,中科院1区/TOP论文32篇,WOS被引1100余次;出版英文专著1部;申请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5件已转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以及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13项;入选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和河北省“三三三”人才,获得河北省青年科技提名奖。

王静,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2017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访问学习(合作导师:John Tse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北省引进留学人员资助项目(优秀类)等,入选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河北省科技厅创新团体项目“纳米催化化学”研究骨干。担任《Chinese Journal pf Rare Metals》《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青年编委。近五年Nat. Commun. (1)、Angew. Chem. Int. Ed. (2)、Energy & Environ. Sci. (1)、Adv. Mater. (1)、Adv. Funct. Mater. (1)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成果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31篇,中科院一区论文21篇。

杨靓月,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高级人才,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5年于天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1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分别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和理查德学院任博士后研究员和兼职教授,回国前于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研究中心任高级研究员,2017年底入职燕山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合成、精细化工,课题组以有机合成手段为基础,涉及有机合成化学及相关应用研究领域,包含原料药、生物活性分子、生物荧光探针、新型粘合剂等有机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以及药物递送及癌症药物缓释体系的研究等。先后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和企事业委托项目多项。近年来,发表SCI学术论文近3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艾超,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机电控制工程系主任,河北省国防重点实验室主任,英国巴斯大学访问学者(2018-2019)。研究方向为流体传动与控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12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5项,企业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篇,出版著作3部,授权专利25项。获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河北省、天津市、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河北省杰青、优青、青年拔尖人才和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学术英才等称号。任机械工程学会智能流控分会副主任,工程机械学会特大型工程运输车辆分会常务理事,三一重机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

杨志南,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多年来,他一直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对高性能钢铁材料的重大需求,开展材料强韧化基础研究、构件长寿化制造技术创新。提出了构筑多级微结构材料原理及控制方法,发明了多项制造关键技术,实现了钢铁材料微结构稳定控制及强韧性稳步提升。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端轴承、铁路轨道等关键构件制造。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30项。获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省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并获得河北青年五四奖章。

郝圣旺,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灾变破坏动力学过程与预测方法,及其在自然灾害预测、工程结构安全与寿命评估中的应用等研究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河北省基金、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代表性论文发表于JGR、IJRMMS、JVGM、IJSS、PRE等期刊。荣获河北省师德标兵、河北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

赵庆新,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于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高性能混凝土与结构耐久性、固废资源化利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河北省重点研发项目等纵向课题10余项、横向项目3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奖项6项、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20余件,在中科院TOP期刊、卓越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现任河北省硅酸盐学会副会长、河北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理事、建筑和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委员会委员,获得河北省“三三三”人才、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张敬伟,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燕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主任。于2016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访问交流1年,研究领域为创业与战略管理,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获批省教育厅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1项;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1部,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人、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等,入选河北省“三三三工程”人才、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河北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获《研究与发展管理》《管理学报》优秀审稿人、《外国经济与管理》创刊40周年优秀论文、中国管理学年会优秀论文(2021)等荣誉。

郑涛,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到2018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交流1年,次年在爱荷华大学作为博士后工作1年。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与区域金融,主持承担20余项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城市发展研究》《保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重要期刊报刊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秦皇岛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2项、燕山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大赛优秀奖2项、河北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燕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致力于服务社会,4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和采纳,8篇建议被提交至全国两会,主持并完成多项横向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企业好评和采纳。

田广军,理学院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回国入职燕山大学,主要从事分子光电子学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发表在 Nature Commun.、Phys. Rev. Lett.、Angew. Chem. Int. Ed.、JACS Au、J. Phys. Chem. Lett.等国际主流期刊上的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与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多项;获得河北省“百人计划”、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等人才称号及荣誉。自入校以来主讲了《数学物理方法》《光谱学》《近代光谱分析方法》等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并主持省级、校级教改项目多项。

杨国春,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于2007年、2015年以博士后和荣誉访问学者身份前往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从事科学研究。荣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和吉林省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2020年以燕山学者拔尖A类人才引进加入燕山大学。

杨国春教授在高压科学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设计的新材料引发了后续实验合成与验证,提出的电子化合物超导体两次刷新了此类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记录。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50余篇,包括学科顶级刊物Phys. Rev. Lett(3篇)、Angew. Chem. Int. Ed.(2篇)、J. Am. Chem. Soc.(5篇)等,论文总计被引用5500余次,H因子为39。杨国春教授教书育人成绩显著,培养的研究生中,1人入选“未来女科学家计划”,1人入选“博新计划”,2人获得宝钢优秀学生奖,10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

刘舸,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现任教育部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成员,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主任。1999-2015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法学本硕博士学位,2009-2010年度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现实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相关重大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及国家统一理论创新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马工程”建设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重要学术著作出版项目等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45万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第十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燕山大学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项。

王彦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2018.12—2019.12年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访学。访学期间,积极参与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开展的各项教学与科研活动,并多次对维多利亚的博物馆、唐人街开展走访与调研。在维多利亚的市中心矗立着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的雕像,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康有为也曾到达到这个城市,由此延伸,使我对近现代以来加拿大的华人形象产生兴趣与思考,并为此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以求为中国人不断走向世界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思考。2019年5月,参加了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与浙江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的题为《桥贯太平洋——古今东亚与北美的联系与比较》的学术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

屈忆霞,体育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从教15年。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遵循教育规律,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坚信“以体育人”道路上用心浇灌的每一粒种子都将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备精课、讲好课、育好人。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综合素养和教育水平。所授课程多次在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获得优秀,曾10余次获得年度考核A等级。

2018年获中国校园足球教练员赴英留学项目优秀学员

2021年获燕山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

2022年获燕山大学特色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2年获燕山大学师德标兵

2022年获燕山大学首届“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杨广辉,体育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从教20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锐意教学改革,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治教态度,成为能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头羊。在课堂教学中,耐心指导,教育学生如何强身健体,如何学会生活。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综合素养和教育水平。所授课程多次在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获得优秀,曾10余次获得年度考核A等级。

2009年获河北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2011年获河北省优秀体育教师

2015年获中国校园足球教练员赴法留学项目优秀学员

2018年担任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

2022年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河北省先进个人

申秀逸,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日本千叶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年来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任教。2011.3-2020.3曾任日语系主任。现任河北省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比较语言文化学会副会长、(日本)广岛大学客座研究员、国际期刊《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执行主编、国际期刊《语言文化》副主编、国际期刊《北研学刊》编委、秦皇岛市女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秦皇岛市侨联委员。回国至今,发表论文20篇(北大核心及CSSCI论文9篇),出版译著6部,在日本出版专著1部。主持省级科研项目6项,校级3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日语比赛获奖。获得2011-2013及2017-2018年度的燕山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称号。组织召开“2018年比较语言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2017年“燕山大学-广岛大学语言文化中心”成立,积极为我校与广岛大学国际交流服务,全校至今有60多名学生参加了3+1项目以及短期研修项目。

郑占国,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任燕山大学在美国托列多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任期3年。

工作过程中,尽职尽责,在各种不利条件下保证了孔院正常运行,圆满完成了中文教学和文化活动等各项计划任务,促成了两校两地多次互访,举办了托列多大学孔子学院十周年院庆,促成了包括两校1+1+1硕士联合培养、学术英语写作线上课程等多个合作项目。同时,积极保持与各方的沟通与联系,在两校日常联络、抗疫互援、校际合作、团组互访、对外业务拓展与资源利用等方面积极创新。达到了服务当地中文教学和文化需求的目的,很好发挥了两校、两地良性交流桥梁的作用,对学校国际化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徐敏,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文学博士毕业。2019-2020年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东亚系访学。常年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的研究与教学,著有《中国现代书话研究》,参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散文通史•现代卷》等多部著作,发表CSSCI、核心论文多篇。主持、参与省级科研、教改课题多项,多次获得厅局级科研奖励。主持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多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所带本科课程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在校级课程思政赛讲和课程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荣获河北省人文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国外访学期间为系师生做了《中国现代书话辨析:从唐弢的“四个一点”说起》的讲座。

郑志峰,文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持科研项目1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国残联残疾人事业综合研究、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等省部级项目共6项、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其他厅局级项目4项、校企联合横向项目1项,获得河北省社会科学重要学术著作出版资助1项。在《兰州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家》《兰州学刊》《人民论坛》《历史教学》等CS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出版著作2部,编写教材3部。获有秦皇岛市社科成果奖一等奖、燕山大学第三届教学观摩大赛三等奖等科研教学奖励,并荣获燕山大学“青年教学标兵”、“教学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韩颖,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英国巴斯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8年前往巴斯大学访学,师从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光子晶体光纤发明人Jonathan Knight教授,对空芯反谐振光纤这一最前沿的方向开展研究。访学结束时得到导师“访学阶段表现优异、所开展的研究具有巨大潜力“的评价。回国后,在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础上,结合访学收获,凝练科学问题,获批主持省级项目1项;以技术骨干申请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目前已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将访学阶段学习积累的先进教学教法融入教学,2020年获全国光电信息类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将前沿工作融入课堂,获批研究生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相关教学案例已公开发布,取得良好示范效果。并推荐我校多名教师到巴斯大学进行访学,积极为学校国际化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王林,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软件工程系主任。2014年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公派访学一年。留学归国后,在教学、科研中表现突出,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方面勤勉敬业、务实上进,已成长为计算机学科中青年带头人。

2017年承担河北省出国留学人员资助项目验收获得优秀评价,入选燕山大学“新锐工程”。2020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2021年获燕山大学“师德标兵”称号。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指导研究生获河北省2021年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本科生获2022年互联网+全国铜奖。

爱国情怀、报国理想一直厚植于燕山大学留学归国人员群体的内心深处,他们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前途命运、教书育人使命紧密结合,用拼搏追逐梦想,用实干破解难题,用奋斗成就梦想,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展示了我校留学归国人员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为燕山大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及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燕山大学留学归国人员也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展宏图、再建新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