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北大学,现任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2021年入校参加工作以来,她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心有清泉、育人育心,用责任和担当为学生们扬起理想的风帆。
“疫”不容辞,守护用情
疫情防控不放松,守护学生是责任。作为辅导员,她坚持做到学生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刘老师。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间,刘晓老师就主动请缨,加入了第一批驻校队伍,全身心投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为保证新老生顺利返校,她又主动申请住校,与学生同吃同住,全年累计驻校近百天,用实际行动守护疫情防控“责任田”。
老生返校期间,她负责西南门的返校材料查验工作,组织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宣传防疫知识和健康观察期间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科学应对疫情;坚持关注学生健康日报系统,认真落实班级网格化管理,做到“日报告”“零报告”;与暂缓返校学生保持密切沟通,保障每个学生成长“不掉队”;主动承担为隔离学生送餐的工作,“今天中午想吃什么”“上次买的水是不是喝完了”“周末了咱们改善改善伙食”……每天学生的生活需求成为了她最牵挂的事情。
新生报道期间,身为两个新生班级班主任的刘晓老师主动入驻11号楼女生宿舍,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新生报到当天签到、送餐、打水、报修,包括每小时更新一次返校数据,她不喊苦、不喊累,只为学生顺利报道。健康观察期间,她每天六点二十准时起床准备41个宿舍,180名新生的早饭。常常是学生们还未起床,她已将所有学生的早饭发放完毕。哪个宿舍早餐多送一份,哪个宿舍主食米饭换成馒头,哪个宿舍一份民族餐……每间宿舍的饮食忌口、饭量大小她早已烂熟于心;哪个宿舍水龙头崩了,哪个宿舍厕所漏水,哪个宿舍床梯螺丝松动,哪个宿舍坏了一把凳子……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刻她总是第一个出现,检查、报修、运送物资,带领维修师傅上门修理;“准备做核酸啦,同学们提前带好口罩”每一次的核酸检测她都小心谨慎、组织有序,确保全员核酸不漏一人的同时避免相互接触带来交叉感染。她将所有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放在第一位,经常在送完整层楼的饭菜后,她的饭菜早已凉透;为了减少脱换防护服的次数和时间,她常常一天只喝一口水,上一次厕所,身体极度劳累时就靠在墙上休息一下;繁杂琐碎的工作导致睡眠严重不足,她常常在等餐间隙坐在提前搬到楼道口的凳子上睡着;每天忙到深夜安顿好180名学生后,她立刻又开始回复自己所带92名新生的消息,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问题……因为她知道:自己是这些新生在学校线下接触的第一位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尽全力照顾好学生,让他们在特殊时期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爱与温暖。每当收到来自学生的一张张小纸条、看到从群聊中发起的一个个临时聊天窗口,她都无比坚信,一切辛苦都是值得,身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
驻楼工作结束后,她便因长时间来不及吃饭、吃凉透的饭菜,导致胃病复发,过度劳累也使她开始了持续的低烧,但她始终没有提出过出校休养。刘老师说:“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时期自己要守护在学生身边”。
立德立行,坚守为爱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这是她入职以来便一直坚守的信念。作为一名辅导员,刘晓老师深深体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状况,不仅是辅导员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本年度驻校期间,她无数次深入学生宿舍查归寝、查卫生、查隐患,和学生们聊聊最近的学习、生活情况;进入课堂了解学生听课状态,“一对一”开展精准帮扶;操场、食堂、楼道、办公室,都能够看到她与学生谈心谈话的背影,这一谈经常就到了夜里11点……在自己所带的班级中,她通过谈心谈话帮助毕业生舒缓考研压力、树立自信、寻找就业机会、明确人生目标;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消除迷茫、制定学习计划、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同时,线上线下相结合召开数场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们遵守校规校纪、坚定理想信念、学会感恩、爱校荣校、及早进行未来职业规划,做自己的领航人……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她“晓晓老师”,遇到事情都愿意来找她聊一聊,她也会将学生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记录下来,随时随地寻找突破口,切实解决他们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在她眼里,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更像是兄弟姐妹、知心朋友,辅导员工作就是和学生交心知心的过程,能够得到学生的信任、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是她最幸福的事情。
心中有爱,方得初心;肩上有责,方有动力;手中有招,方得实效;眼中有人,方得标准;脚下有路,方能致远。这就是刘晓老师作为一名青年辅导员在工作中的奉献与担当,她用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承了河金学工队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师者品格,诠释了以学生为本、立德立行的崇高理想信念。同时,她也立志多向身边经验丰富的优秀榜样学习,在每个阶段找到前行的方向,坚定初心和激发内在驱动力,做有思想的行动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