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农大,百年学府,有一位德高望重、令人称道的百岁学者,他在农学教育第一线工作43年,为农大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培养出很多优秀学子,为河北省农业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如今已百岁高龄的他依然心系国家农业生产和他所眷恋的那片热土。他为人谦和平实,治学严谨,对待生活乐观积极。他就是河北农业大学百岁农学专家——毕桓武
1946年回农大,没动过窝,干过些杂事
从卧室走出的毕先生既不拄拐也不需人扶,缓缓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他面色红润,额头泛光,说话声音洪亮,只是有点耳背。谈话过程中,他思路清晰、有条理、对很多往事记忆犹新,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朴素、和善、自谦。
“我从1946年回河北农大,就没动过窝,也干过些杂事。”
毕先生毕业9年后回校任教,这一干就是43年。1989年离开工作岗位时,他已76岁。在农大任职的这几十年里,毕先生教书、搞科研、担任系主任三十余年、参与全国“作物栽培学”大纲、教材的编写和修订,而这些就是他口中的“干过些杂事”。
在他的学生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冯光明眼中,毕先生聪明、勤恳、业务面广、思路宽,平时话不多、不争名利。
执教过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及麦作学等课程的毕先生称自己是“很平常的一个人”,“表面上知道的不少,但实际了解都不深。”他就是这样低调的一个人,而实际上他除了教书育人、搞科研以外,还承担着社会事务。
毕桓武先生(左一)在试验田查看苗情
他经常叮嘱学生要“专一些,博一些”
在河北农大任教的43年中,毕先生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年长的有年届八十的冯光明,年轻的有人到中年的农大教授、博导肖凯。在学生心中,他是好先生,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关心扶持、关爱有加。
肖凯是毕先生的关门弟子,谈到毕先生对他学业上的帮助时,肖凯深有感触。“毕先生是我读研时的导师,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他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毕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治学严谨。”
人们很少听毕先生谈起这些荣誉,他更在乎脚踏实地的工作,至于是否获奖,对于他并不重要。
毕先生在教授学生时注重授人以渔,从推荐中外参考文献、定选题、设计实施方案,到资料总结研究、科技论文的写作,毕先生循序渐进,他在各个阶段随时了解学生的进展,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一代又一代学生从毕先生那里学到做研究的方法,具备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同时也传承了毕先生兢兢业业搞科研的精神。
毕先生还经常叮嘱学生要“专一些,博一些”,肖凯在后来读博、出国攻读博士后以及做科研时,谨记毕先生的教诲,一步一个脚印,结出累累硕果。
1988年,毕桓武先生在农学系小麦栽培研究室指导学
晚年依然关注省内粮食生产和四大洼
退休在家的毕先生心里一直装着农事,他常常和来家探望的学生讨论河北的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问题。2010年春节,冯光明去毕先生家拜年时,毕先生还谈起四大洼,他说,要搞好河北的气候,就要搞好省内四大湿地:白洋淀、衡水洼、永年洼和宁晋泊洼,减少各种自然灾害,水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这就是毕先生,他为农业教育和农业发展操劳一生,晚年仍然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省里的发展。对于他来说,这已经是一种思维习惯。
读报、看新闻联播、收听广播是毕先生退休后的乐趣也是他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光明日报》订的年头多了”,“他爱看历史上和农业上的事”。谈到父亲,毕先生的儿子这样说,“他挺随和的,对孩子没任何要求,顺其自然”。
采访结束了,毕先生安然躺在卧室的躺椅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他闭着眼睛,他的思绪是否已飘出窗外,穿越城市和田野,又来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那里有让他牵挂、付出一生的层层麦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