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思政引领力 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事件回顾:5月,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京召开。8月,《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9月,全国小学和初中从新学期开始使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12月,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2024年,教育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政引领力不断增强,“五育”并举新格局不断完善。
思政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关键课程”发挥“不可替代”作用。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这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12月,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要求加快形成强大思政引领力,高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持续打造实践育人大课堂。从加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到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从思政课改革创新,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全方位拓展育人新格局。教育部深入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讲好“大思政课”。湖南“我的韶山行”、宁夏固原“百里祭英烈”火出圈……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行走的思政课”,不断为学生成长成才打牢思想基础。教育部、中央网信办等连续3年举办“云上大思政课”,全网流量累计超过100亿次,不仅延伸了传统思政课的课堂“半径”,更丰富了育人渠道,将多方教学资源汇聚成思政育人的“同心圆”。
“五育”并举齐发力,培根铸魂育新人。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成为铸魂育人的生动载体。2024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小学和初中启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育人导向更加鲜明,更加注重夯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健康第一”在关键环节落细落地。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等,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每天保证一节体育课。多地中小学课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这一“微改革”为课间活动做加法、为学习压力做减法,让更多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成为落实“五育”并举的生动实践。同时,持续实施美育浸润计划、劳动习惯养成计划、青少年读书行动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机制保障方面,扎实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进一步健全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加强各方面联合,共同担负起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大力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以“大先生”育“大英才”。3月,教育部启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活动,宣讲团走入全国12个省份,开展巡回报告,激发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8月,《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一系列尊师强师举措,推动广大教师争做“大先生”、教“大学问”、育“大英才”的局面不断形成。
2024年是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思政引领力不断增强,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未来,不断提升和锻造思政引领力,要高度重视思政引领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思政引领力是“六大特质”之首。“六大特质”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交织,相互支撑,共同发展,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如期建成教育强国必须充分发挥思政引领力的支撑作用,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确保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无论是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还是国际影响力,都要与思政引领力同向而行。
要做好锻造和提升思政引领力的各项工作。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发挥思政引领的政治优势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从政治、思想、价值、文化等多个维度不断增强思政引领的合力。要建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思政工作品牌。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思政教育,不断拓展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优化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鼓励广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以模范教育家为榜样,努力做“大先生”,推动形成强大的思政引领力。
编辑:息园芳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