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出,体现了对教育对象实际获得和主观感受的关注。剖析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逻辑,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必要着力探寻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需要把握“教”与“学”的需求共契,推进“供”与“需”的双边参与,发挥“得”与“感”的同步效应。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在需要;实际获得;主观体验
在2015年2月2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P88)这是“获得感”一词作为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评价指标被首次提出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可见,“获得感”一词已经成为衡量改革发展成败得失的一个基本指标。它要求改革进程中更多地关照人民群众的实际获得和主观感受,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价值理念。随着对获得感理解的不断深入,其辐射范围也在不断地拓展。不仅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以获得感为主要评价指标,以育人为旨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关注教育对象的获得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3]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满足程度,需要用学生现实的获得感来加以彰显,这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加强对于教育对象实际获得和主观感受的关注度。在教育部党组审议通过的《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中也明确提出要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由此可见,“获得感”一词已经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成为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实效的重要标准。因此,从理论和现实层面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探寻其提升的实践路径,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来说至关重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逻辑
“获得感”一词指的是主体基于一定的获得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由于这种心理感受是在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是积极的、正面的。将“获得感”一词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拓展其辐射范围、扩大其影响力的必然结果,更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在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就是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一定的实际收获从而产生的一种正向的主观感受。剖析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逻辑,是准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前提。
1.内在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动力源泉
人的内在需要是人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状况而产生的对于现实条件的依赖和需求。内在需要的满足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人们行为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满足人的内在需要,从而使得人的生存和发展达到完满的状态。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会刺激其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预期和实际获得的匹配程度,即教育对象内在需要的满足程度,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客观标准。这种客观标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决定了教育对象对实际获得产生价值认同的程度,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由此可见,内在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动力源泉,它从根本上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
发挥内在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原动力作用,离不开对教育对象内在需要的关注。教育者不能仅仅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角度来思考教育对象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学习到什么样的知识,形成什么样的能力和品质,成为什么样的人等方面的内容。教育者还需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实际诉求,从教育对象内在需要的角度来科学设计教育目标,拉近与教育对象的距离,这样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效果。要发挥内在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原动力作用,还需要保证教育对象内在需要的合理性。教育对象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到自我的需要,还要关注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对象要结合个人和社会实际来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需要,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传递给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品质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进而有效调动自身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实际获得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前提条件
有了“获得”不一定有“获得感”,但没有“获得”一定不会有“获得感”,实际获得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前提条件。实际获得指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在客观和主观层面的收获,包括客观层面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获得和主观层面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心理方面的获得。教育对象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并能够不断缩小获得和预期的差距,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身的内在需要,进而产生价值认同,在内化和外化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因此,实际获得是基础,没有实际获得,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实际获得离不开教育者的有效供给,这种供给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量的追求上,还要在质的提升上下功夫。这主要体现在教育者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选择合理的教育内容、方法和话语,进一步提高教育供给的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只有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供给,才能提升教育对象实际获得的质量,缩小实际获得和预期的差距。同时,实际获得还来源于教育对象的主动求取。这种主动求取主要表现在教育对象能够激发自身求取精神利益的主动性,进而有效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通过与教育者的良性互动,来有效选择并吸收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观念和政治理论,使之内化为自身精神品质的一部分,实现过程获得感和结果获得感的有机统一。
3.主观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必然要求
有了实际获得并不必然产生获得感,实际获得需要和主观体验有机结合在一起,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才能由此生成。主观体验主要指的是教育对象能够有效感知到实际获得,并且能在获得和预期程度相当的情况下产生价值认同,在此基础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最终生成。如果缺少了主观体验这一环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获得就仅仅是一种现实的、客观的状态,而不会转化成教育对象切身感受到的、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情绪情感。因此,主观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必然要求。
教育对象要对实际获得进行相应的感知,这需要教育对象增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敏感度,提升对于实际获得的现实感知能力。当教育对象能够感知到自己的实际获得和预期有相符合的部分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价值认同,甚至还会出现由于实际获得超出自己的预期而感到激动的强烈感受。在此基础上,教育对象将接受并认同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外化为现实的行为习惯,进而生成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在教育对象进行主观体验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对象的主观体验依赖于教育环境的优化,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教育对象对于实际获得的现实感知和价值认同。要加大对整个教育环境的优化和治理力度,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进而激发教育对象获取精神利益的主动性,在主观体验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最终生成。
二、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现实审视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变革。在这些调整和变革中,教育对象的获得感较之于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强调:“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P88)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如此,只有啃下这一批“硬骨头”,才能够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
1.主体认知不足,“最先一公里”仍难迈出
内在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原动力。“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4](P531)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也是如此,它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之前,教育对象虽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存在着完善度和深度不够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教育对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目的和任务、内容和方法认知不足,对于教育者和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正确认识。教育对象在一开始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能产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预期。这使得“最先一公里”难以迈出,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一开始遇到的现实阻碍。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导向不强,教育者的教育理念缺乏人文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触及教育对象灵魂的活动。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关注教育对象的利益诉求,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但当前仍有一部分教育者忽视对教育对象的人文关怀,将教育对象仅仅视为教育活动的客体,企图通过“统一加工”的模式来塑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即使面对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意识不断增强、内在需要日益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现实情况,很多教育者仍然因循守旧,企图抱着“旧观念”进行“新变革”。他们不能准确把握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契合点,影响了教育对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合理预期的形成。除此之外,也要看到教育对象自身因素的影响。当前很多教育对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排斥心理,如有的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空谈理论,没有任何实际价值;有的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一味地灌输教化,忽视教育对象的成长需要和发展诉求等,这些也会对主体认知产生消极作用。
2.供需矛盾凸出,“中梗阻”现象仍难消除
实际获得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前提条件,实际获得与内在需要的差异越小,教育对象的满足程度就越高,价值认同就越强烈。平衡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供需矛盾能够使教育对象的实际获得在量和质上都得到有效的提高。虽然当前正在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大大减少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博弈次数,但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教育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与教育需求多样化的矛盾。具体表现在教育内容的说服力不强,教育方法的吸引力不够,教育环境的感染力不足,教育对象主要以知识和能力获得为主,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层面的获得不明显,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过程中的“中梗阻”现象。
供需矛盾的产生主要在于教育者供给质量水平不高,“‘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5]不能与教育对象日益提升的需求层次相适应。一是“配方”陈旧,“配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呈现。当前“高大上”的内容多,“接地气”的内容少;重复性的内容多,独到性的内容少;空洞感的内容多,鲜活感的内容少。二是“工艺”粗糙,“工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当前采取单向灌输方法的教育者不在少数,很多教育者不考虑教育对象实际,一味地“照本宣科”“强塞硬灌”。这种教育方法会使教育对象的积极性被大大削弱,不利于教育主体的双向互动。三是“包装”过时,“包装”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当前教育对象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其置身的话语环境同教育者有一定的差别。但教育者依然囿于自身的话语环境,忽视了教育对象的接受心理和语言特点,不能够运用教育对象熟悉和喜爱的话语方式来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质量,加剧了供需矛盾。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教育对象自身参与不足带来的影响。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是缓和供需矛盾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教育对象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不够,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出勤率高、“抬头率”低的问题,这些都加剧了供需矛盾,减少了教育对象的实际获得。
3.价值认同不足,“最后一公里”仍难打通
“82.3%的学生和专家认为思政课得到了改进,91%点多的学生认为从思政课得到了启迪。91.8%的学生表示喜欢思政课老师。”[6]从教育部的调研数据来看,当前教育对象对于实际获得有较强的感知,但对于部分获得的敏感性还不够,价值认同也还不够强烈。具体表现在教育对象对于实际获得的敏感性不强,正确认知不够,尤其是对于政治层面的内容缺乏及时的捕捉和深入的挖掘。同时,教育对象难以将实际获得外化为日常生活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价值认同。教育对象甚至还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即随着实际获得的增加产生的一种受剥夺的消极感受。这些都说明“最后一公里”仍未完全打通,这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面临的终极阻碍。
有了“获得”却“无感”,主要原因就在于教育对象的实际获得与现实预期有一定距离。“‘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P286)教育对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与自身需要息息相关,现实预期没有实现,就意味着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自然不会产生对于获得的价值认同。除了教育者供给质量不高会在客观上造成教育对象的现实预期没有实现外,还要看到教育对象的现实感知不足同样会使其产生一种主观错觉,认为自己的需要没有被有效满足。一方面,教育对象在价值认知和判断方面产生了偏差。当前很多教育对象以“是否对我有用”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且看重意义和价值的即时性,注重短期利益,功利性色彩较为浓厚。对于一些抽象获得、过程获得和长期获得不以为意,这些都导致了教育对象不愿和不能对实际获得加以感知。另一方面,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移动互联网络的普及,教育对象在自身选择多元和信息接受有限、需求层次提升和优质供给不足等矛盾情况下,陷入了一种自我调节迟钝困境。教育对象对于意识形态层面内容的敏感性降低,甚至会由于矛盾的激化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这些都会使得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层面的认同感不够,给内化和外化过程带来一定的内部障碍,最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难以提升。
三、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必要着力探寻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需要把握“教”与“学”的需求共契,推进“供”与“需”的双边参与,发挥“得”与“感”的同步效应。
1.把握“教”与“学”的需求共契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教”与“学”的预期。如何协调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教”与“学”的预期矛盾,有效发挥教育对象内在需要的原动力作用,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要迈出的第一步。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把握“教”与“学”的需求共契。
一方面,教育者要掌握主体内在需要,设定合理教育目标。不同的教育对象因其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和期待。对于教育者来说,要努力挖掘教育对象“学”的需要。具体来说,教育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明确“立德树人”的现实要求。要了解当前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尤其是要关注教育对象的一些新发展和新变化。同时,还要善于走入教育对象内心深处去捕捉其潜在需要,掌握教育对象内隐的成长发展期待,进一步引导、激发其产生更多的精神性需要。在此基础上,教育者要遵循适应超越的基本规律,设定符合实际的教育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基础和发展要求,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原有思想品德基础”。[7](P114)教育者要遵循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调节社会和个体的利益矛盾,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设定出符合实际的教育目标,有效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
另一方面,教育对象要消除内心固有偏见,形成正确认知态度。对于教育对象来说,要正确认识教育者“教”的需要。受到以往单向灌输教育的影响,教育对象对教育者的教学动机认识不足,看不到教育者教学背后的社会推动力,对教育者的施教行为抱有一定的偏见,对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排斥心理和抵触情绪。针对这些问题,教育对象要努力消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偏见,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客观的总结和评价。教育对象要看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努力挖掘与教育者的价值共契,乐于接受教育者传递的正面信息,善于捕捉教育者为提高教育效果而做出的改变,正确认识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成长和发展。只有这样,教育对象才能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培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期待,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推进“供”与“需”的双边参与
在当前供需矛盾日益凸出的情况下,增加教育对象的实际获得,缩小获得和预期的差距,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第二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逻辑可知,教育对象实际获得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教育者的优质供给,二是教育对象的主动求取。因此,推进“供”与“需”的双边参与,发挥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双重作用是关键。
教育者要提供优质教育供给,激发教育供给活力。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要求教育者要有创新意识,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通过革新教育内容、方法和话语,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教育者要学会打通线上与线下。要密切关注线上动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保证内容的高度、深度和温度;要利用新媒体来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方法的适用性和实用度;要习惯网络语言并善于用教育对象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来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同时,教育者要强化问题意识,解开教育对象思想上的“疙瘩”。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帮助教育对象构建基本的知识体系和观念体系,也要及时回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因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由此,教育对象才能有效解决现实的疑问和困惑,提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值和认同感。
教育对象要提高积极性和参与度,增强学习内驱力。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自身的参与热情。教育对象要在教育活动一开始就将自己的内在需要信息传递给教育者,从而使得教育活动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自身的利益诉求。教育对象还要在教育过程中加强与教育者的沟通交流,对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予以及时的反馈,针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做出客观有效的评价,帮助教育者调整和完善教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对象能够在反思和审视的过程中以及教育质量提升的结果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进而增加有效的实际获得,最终实现过程获得和结果获得的统一。
3.发挥“得”与“感”的同步效应
增强对实际获得的价值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必然要求,但当前这一步走得异常艰难。有“得”无“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得”与“感”的不同步给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制造了一定障碍。因此,发挥“得”与“感”的同步效应,是走好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最后一步。
提升教育对象的现实感知能力是发挥发挥“得”与“感”同步效应的直接需要。一方面,教育对象要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判断能力。教育对象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吸收一切对成长成才有益的知识和方法、思想观点和价值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对于现实问题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尤其要认识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的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利益,要增强自身对于意识形态层面信息的敏感度,进而提升对于实际获得的现实感知能力。另一方面,教育对象要调动积极因素,避免接受疲劳。教育对象要努力消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认识,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加强与教育者的沟通和交流,将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及时反映给教育者,避免教育供给“量多质少”带来的接受疲劳问题。由此,教育对象能够增强对实际获得进行现实感知的意愿和能力,加深对于实际获得的价值认同,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发挥“得”与“感”同步效应的潜在需要。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加之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良莠不齐,教育对象容易受到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因此,要优化和改善当前的社会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要整治社会环境,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当前一些西方社会思潮借着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的强大优势,在社会中大肆传播并不断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动摇了人们的理想信念。因此,要时刻警惕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加强对于思想文化阵地的监督管理,对于现实社会中出现并蔓延的一些错误思想加以有效整治。另一方面,要加强阵地建设,占领意识形态高地。“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8](P41)同时,也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把移动网络建设成为新型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提升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值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2]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2).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陈宝生就“教育改革发展”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17-03-13(1).
[6] 陈宝生.调研显示超过91%的学生认为从思政课得到启迪[EB/OL].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8npc/n1/2018/ 0316/c418529-29872083.html,2018-03-16/2019-02-11.
[7]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