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红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燕赵红韵>>正文
 
【色彩纷呈】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草甸围炉:两代邮政人的薪火对白
2025-08-11 15:45  

“这抹绿,是阿爸用命焐热的火种!”盛夏的若尔盖草原像一块铺展的绿绒毯,风裹着酥油香漫过草尖。邮政劳模哈弄夺机正与石邮师生围坐草甸,相谈正酣。这里没有炉火,但两代邮政人的故事,正随着草浪的温度,在高原上煨出一锅滚烫的传承。

“邮包比命金贵”:老邮政人的岁月刻度

“阿爸的邮包带,磨得能照见人。”哈弄夺机粗糙的手指,一遍遍摩挲着胸前那根被岁月磨得发亮、几乎能映出人影的绿色邮包带。高原的阳光热烈地落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每一道皱纹都仿佛镌刻着雪原的故事。他的声音低沉,将大家带回那个风雪漫天的年代。“雪天送信,他总把邮包揣在怀里焐着,说‘比格桑花种子还金贵’。” 记忆定格在一个风雪齐腰的冬日:父亲背着半人高的邮垛,在茫茫雪原跋涉三十里。抵达牧民毡房时,后颈的汗水早已凝结成霜,怀中的邮包却依然温暖如初。“邮件比命金贵。”父亲睫毛上挂着冰碴的话语,成为少年心中不灭的火种。

“那时懵懂,现在懂了。”哈弄夺机的目光投向远方苍茫的山影,“这责任,是雪夜里呵气成霜的坚持,是暴雨中顶着邮包趟过泥泞的担当,早已融进了骨头里。”扎根高原近二十载,他不仅将每条邮路、每个节点烂熟于心,更在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中让初心使命牢牢扎根。“业务高峰就是战场!”他语气坚定,“党员先锋队亮身份、冲一线,熬红了眼也要保障邮路畅通——这是我们的‘战斗’!”

“草甸是课堂,风是教科书”:红色基因的当代注解

围炉的圈子里,现代物流学院党总书记张红接过话头。前一天,她带着师生在周恩来旧居前重温入党誓词,青瓦斑驳的旧居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新魁用“叶剑英脚底的水洼”“煤油灯芯的噼啪”这些细节,把“信仰”二字从书本上请了下来。“现在懂了,哈弄老师雪夜送邮件的脚印,工作人员背邮包时磨红的肩膀,党员先锋队熬红的眼睛……无一不是邮政人弘扬长征精神的真实写照。”

她指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山路:“这条邮路,当年是红军的生死路,现在是哈师傅的连心路,未来会是石邮学子的科技路——从绿邮包到无人机,从脚力丈量到数据导航,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初心。”

“星火不灭,代代相传”:高原上的永恒约定

风掠过经幡,云追着草尖。草甸上空盘旋起学院物流无人机,正将哈弄夺机用脚步丈量的邮路,转化为算法优化的“智慧生命线”。哈弄夺机不禁慨叹,“我阿爸送邮件时,那里还是窄窄的土路;我送邮件时,修了柏油路;明天的你们,无人机送邮件早已不是梦想……”他笑了,眼角的皱纹像草甸的波纹。

老邮人手上的厚茧轻触着学子探索的指尖。从哈弄夺机胸前磨亮的绿邮包,到石邮学子操控的无人机,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昭示:红色基因从未褪色,它在一代代“信使”的坚守与传承中,在科技与初心的交响里,化作草原上指引未来的不灭星光。

这场特殊的“草甸围炉会”,正是“绿色精神浸润+红色基因赋能”双色文化育人的缩影。近年来,学院先后聘请了386名邮政劳模辅导员,成为学院思政育人“大师资”的重要组成,相继打造了“两院一地五馆”思政育人“大平台”,努力撬动“思政小课堂”“邮政企课堂”“社会大课堂”三大“课堂”思政育人力量。

当两代邮政人的手在阳光下相握,他们握住的不仅是3500米海拔的坚守,更是90年长征路上,一份始终如一的承诺——传邮万里,传承文化,传播文明,传递美好。

草甸的风继续吹,而薪火,正旺。

来源: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鲁良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