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工作宛如一座桥梁,一头连着科技前沿的探索,一头系着大众对科学知识的渴望,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敏锐捕捉时代脉搏、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将提升青年学子的科普宣教能力作为核心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出一条以“实践场域+引领体系+破圈传播”为核心的科普育人之路。通过精心策划、创新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科普活动,不仅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对科学世界的无限好奇与热爱,更在实践中锤炼了党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了他们传播科学、服务社会的能力。
激活科普实践场域,构建全链条培育体系
利用燕山大学材料学科的科教资源和技术优势,构建起涵盖“知识学习—成果转化—实践体验”的全链条培育体系。学院建设“寓见科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各学生党支部联动“寓见科学”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小组打造了一系列“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教育主题活动,如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举办“材智薪传·师者匠心”与时光对话的科学家精神访谈6期、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寓光者说·科学精神代际传”优秀校友讲座12讲、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举办“从‘一件实物’到‘一种精神’——带你穿越科研时光”活动等。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青年学子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深刻领悟科学家精神,汲取科普奋进力量。

构建朋辈引领体系,点燃中小学生科学火种
为推动大中小科普一体化进程,自2006年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党员“大学生科普团”,定期前往中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科创结对活动。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积极拓展科普渠道,打造“云端科普课堂”,联动研究生支教团开展材料科学主题科普课程,相关活动获冀云报道。此外,他们还深入各个校园与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如走进石岭小学开展“科普进校园,启智润童心”活动,为孩子们打开科学探索的大门;赴萃文中学开展“焊绘前程,连心接意”科技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前往南岭国际社区开展“科学启航 翰墨传情”活动,将科学知识与文化艺术巧妙融合;结对自然家园社区开展“红途童行 科普筑梦”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梦想;奔赴兰亭中学开展“学子帮扶育新苗”主题活动,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这些活动得到了河北新闻网、秦皇岛晚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充分彰显了科普活动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创新科普传播途径,实现科学传播破圈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科普传播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创新升级。学院精心设计举办科普短视频大赛、材料微结构大赛、AI海报设计大赛等,激活科普新动能。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成员们积极参赛,科普短视频大赛中化身为创意大师,将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巧妙地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短视频,并通过燕山大学亚稳材料科普示范中心展播;材料微结构大赛中运用先进的显微技术,将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结构以高清图像呈现出来,并加以适当色彩搭配和艺术处理,创作出兼具科学严谨性与艺术美感的佳作,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深刻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与力量;AI海报设计大赛中借助AI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且富艺术感的视觉作品,挖掘科普与艺术融合的无限可能,让科普知识“看得见、记得住、传得开”。

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科普教育工作,为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让科学之光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熠熠生辉。
来源:燕山大学
编辑:宋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