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开展社会实践,2025年8月26日,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星途同行”实践团走进秦皇岛市星耀教育培训学校开展孤独症儿童爱心服务活动。实践团成员以实际行动助力社会了解、包容孤独症群体,以真诚陪伴与温暖守护践行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展现新时代青年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为“星星的孩子”点亮成长之路。

图为实践团出发前合影
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早期,医学表征为社交沟通障碍,并且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有着重复刻板行为的神经发育障碍。这群孩子常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仿佛居住在遥远的星空,独自闪烁,难以与社会进行常规的沟通和交流。
课堂启迪心智,青春守护成长
在感统训练、音乐互动、手工及基础学科等课堂上,实践团成员密切配合教师教学,根据孩子们的认知节奏和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辅助,以节奏游戏激发孩子们对非洲鼓的兴趣,结合生活中实例讲解语文、数学知识,耐心引导孩子们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陪伴与服务,实践团成员走出了象牙塔,深入社会基层,为孩子们带去了快乐,在实践中培养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同理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一对一做手工

图为实践团成员引导孩子们进行体育活动
环境熏陶训练,陪伴助力专注
实践团成员主动协助学校整理教室、清洁教具、归置玩具与绘本,并对户外活动区域进行打扫和消毒,致力为孩子们营造整洁、安全的学习与活动环境。营造好整洁舒适的环境既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干扰,提升康复训练效果,又从细微处践行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倡导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与包容。

图为实践团成员打扫卫生
温暖搭建心桥,真情促进沟通
课间与自由活动时间,实践团成员一对一陪伴孩子做操、游戏、读绘本、玩拼图,用鼓励的话语和温暖的肢体语言来回应孩子需求。在轻柔的互动和持续的陪伴中,孩子们逐渐敞开心扉,社会交往意愿得到有效激发。现场的真诚互动传递了来自社会的温暖,团队成员决心落实行动,进一步呼吁更多人关注孤独症群体,共同营造友善包容的社会氛围。

图为实践团成员辅助课间操教学
求知以明初心,力行而践使命
实践团成员还对学校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了解更多孤独症及孤独症儿童康复的相关知识。实践团不仅深入参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与陪伴,开展感统、音乐、手工等课程辅助及一对一互动,更认识到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对特殊群体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有效干预的前提是尊重个体差异,掌握非言语沟通与情绪接纳;专业支持不仅需要爱心、耐心,更需结构化、个性化、系统科学的方法;创造稳定可预测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们缓解焦虑,用视觉提示、正向引导和渐进互动的训练来帮助他们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实践团成员认知积累既而再出发,进一步创新后续服务实践。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学校负责人
实践团致力于推动爱心服务活动常态化,切实帮助孤独症儿童特殊群体,积极促进社会包容环境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以真诚服务诠释担当,砥砺初心、履行使命,彰显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未来,实践团成员将持续引导青年力量参与此项爱心服务,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生福祉与和谐社会建设注入青春活力。
来源:燕山大学
编辑;鲁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