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速递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高校速递>>正文
 
【社会实践】燕山大学“青砺青为”实践服务团赴秦皇岛市闫庄村开展调研和志愿服务活动
2025-09-02 12:0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2025年8月27日,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青砺青为”实践服务团队,前往秦皇岛市海港区北港镇闫庄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一团队师生合影

深入调研,解码闫庄村发展亮点

实践团抵达闫庄村后,通过实地走访、与村民及村干部深入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村庄在生态治理、人地和谐、基层建设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同时聚焦村庄荣誉、特色产业及宣传工作实效,挖掘乡村发展的独特优势。

图二团队成员在村干部带领下了解该村治理状况

生态治理:宣传与行动并重,绘就宜居画卷

调研中发现,闫庄村在生态治理上坚持“两手抓”,既有深入人心的宣传引导,也有扎实有力的行动落实。家家户户外墙绘制的精美壁画上,清晰标注着环境整治、关注消防等宣传标语,让环保与安全理念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村委会门前广场干净整洁,村内河流清澈见底,绿柳环绕间花草肆意生长,构成了村庄一道靓丽的生态风景线。

交流中得知,村里通过持续的消防与环保宣传,村民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显著提升,如今随意丢弃垃圾、占用消防通道等现象基本消失,宣传成效实实在在体现在村庄的每一处角落。

图三村中优美自然风景

人地和谐:产业特色鲜明,带动村民增收

从村干部的介绍中,实践团了解到闫庄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收获了多项荣誉,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和美乡村重点村”。全村绿化率已基本达100%,在良好生态基础上,村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核桃、栗子为主的种植业,以及以采摘、垂钓为核心的休闲业,两大产业相互促进,不仅让村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此外,闫庄村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彻底解决了污水直排问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庄靓起来、村民乐起来”成为闫庄村的真实写照。

图四团队成员与村民沟通调研

基层建设:科技赋能治理,乡风文明向好

在与村委会工作人员的沟通中,实践团了解到闫庄村在基层治理上不断创新。村庄实现了视频监控对主干道的全覆盖,借助科技力量为村民安全保驾护航;同时,通过制定完善的村规村约,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形成了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良好乡风,为乡村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五团队成员和村干部热情交谈

志愿同行,用行动传递青春温度

在调研之余,实践团主动加入闫庄村的志愿工作,用实际行动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以微小善举助力乡村环境提升。

参与环境整治,焕新乡村面貌

实践团成员分为两组,一组前往村庄公共区域参与拔草志愿活动。炎炎烈日下,成员们手持工具,弯腰清理杂草,不放过任何一处卫生死角,经过数小时的努力,公共区域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序;另一组则协助打扫村委会办公场所,从擦拭门窗、整理文件,到清扫地面、倾倒垃圾,成员们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项任务,让村委会的办公环境焕然一新,为村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

图六团队成员打扫村委会现场

倾听村民心声,拉近干群距离

在参与志愿活动和日常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与村民、村干部进行了充分交流。不仅倾听村民分享在村庄发展中的生活变化,了解他们对当前乡村建设的看法与建议;还与村干部深入探讨村庄未来的发展规划,围绕特色产业升级、宣传工作优化等话题交换想法,进一步加深了对闫庄村的认识,也让村民和村干部感受到了青年学子的热情与担当。

图七团队成员在村中合影

此次赴闫庄村的暑期社会实践,不仅让团队成员对基层治理、乡村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在实践中践行了志愿服务精神。

来源:燕山大学

编辑:鲁良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