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记录成长,脚步丈量远方。社会实践栏目聚焦河北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持续推送各高校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探索调研的实践成果。在这里,你将看到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燕赵大地,以专业知识回应现实需求,以创新实践展现时代担当的真实记录,快来跟随他们的视角,见证河北大学生们知行合一的担当与力量!

燕齐争雄展区——文化密码初探索
七月上旬,在“破冰启程”环节,张家口学院“沧州寻根·文脉传薪”队在沧州博物馆开启“文化密码大挑战”。这组“燕齐争雄”展柜,陈列着春秋战国兵器与古地图,正是线索卡谜题“沧州战国历史脉络”的答案源。成员们对照“文化线索卡”,观察青铜器兵器细节、研读展板文字,探寻沧州作为燕齐晋交汇地的古战场故事,为解锁“沧州历史文化密码”积累素材,在文物观察中迈出实践第一步。

互动讲解现场——文物故事深挖掘
进入“主题参观”的互动环节,博物馆讲解员(红马甲志愿者)为成员们开展专题讲解。面对古代石刻展品,讲解员结合“燕齐都会”历史,剖析文物背后的运河商埠、礼乐传统。团队成员:杨贻涵、马妞、张赵恰三个人一边聆听,一边参与“文物连连看”游戏筹备,将展品与“战国城池纷争”“燕赵文化交融”等故事匹配,沉浸式挖掘文物承载的沧州文脉,让静态展品“活”成文化传承教材。

特展序厅——文化视野再拓展
参观“古代文明”“大运河文明”等展区后,成员们打卡“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蕉林遗韵特展”序厅。“盛世修典”的策展主题,串联起沧州古今文化脉络——从古代燕齐争雄的历史厚重,到运河漕运的商贸繁荣,再到书画艺术传承的文脉延续,拓宽了他们对“沧州文化传承”的理解维度,为后续非遗交流、文化总结积淀视野。

到沧州作为运河重镇的历史,探讨漕运、商埠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武术与杂技”展区:通过武术器械、杂技道具等文物,他们感受了沧州民间体育文化的刚健与灵巧。“古代文明”展区:聚焦青铜器、陶器等,去解读燕赵文化中的礼乐传统与生活智慧。返程前,成员们驻足“燕齐都会”展板,开展“文化感悟会”预热。春秋战国时期沧州“三国疆域交错、城池商贸繁荣”的历史,呼应实践全程:从“破冰挑战”的战国兵器线索,到“主题参观”的运河商贸影响,再到非遗传承思考,串联起沧州“历史沿革—文化积淀—当代传承”的文脉轨迹。这张展板成为实践总结的“文化坐标系”,让他们清晰锚定沧州文化传承的历史根基,为“如何带回校园”的讨论提供历史依据。
“三下乡”不仅是走进乡村、服务社会的实践,更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化之旅。作为中华文化传承团,他们选择以沧州博物馆为起点,通过实地参观与互动学习,挖掘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印记与人文精神。沧州,这座“武术之乡”“杂技之乡”,既是燕赵文化的缩影,也是运河文明的见证。他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入理解“文化传承”的内涵,以博物馆为课堂,以文物为课本,将历史故事与当代实践相结合,用青春视角诠释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最终将所学所感带回校园,向更多人传递中华文化的魅力。
编辑:息园芳
来源:张家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