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今知。2024年暑假期间,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三下乡队伍——艺术设计学院的队员们前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馆陶县英烈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踏入这里,微风吹拂,似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的心灵,也在这历史的回响里受到了很大的感触。
我们的目的地——馆陶县英烈纪念馆,该纪念馆的前身是1953年建于北馆陶的“馆陶县烈士祠”,后几经迁址,于2003年清明节迁至现址,并更名为馆陶县英烈纪念馆。整个纪念馆红色元素占很大主体,让人肃然起敬。纪念馆分为范筑先烈士纪念馆、馆陶县英烈纪念馆、革命烈士碑林、纪念范筑先将军书画展厅等部分。
其中,范筑先烈士纪念馆展示了范筑先烈士的生平事迹和英勇抗战的过程;馆陶县英烈纪念馆展示了馆陶县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先烈的事迹;革命烈士碑林铭刻着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馆陶县的著名战斗和惨案的浮雕;纪念范筑先将军书画展厅展示了纪念范筑先将军的书画作品。
大门左右两侧围墙上雕刻着八幅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馆陶县的著名战斗和惨案的浮雕。我们怀揣着敬意,跨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范筑先烈士汉白玉雕像和范筑先烈士纪念馆,大门左侧是馆陶县英烈纪念馆,大门右侧是革命烈士碑林。“馆陶县英烈纪念碑”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样映入眼帘,依次参观了“前言”“少年壮志,筑路先锋”“造福百姓,为官清廉”“保卫聊城,血染山河”“满门英烈,彪炳千秋”以及“结束语”等。
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史料,让甘洒热血、艰苦奋斗的历史画面在眼前重现,我们了解到范筑先烈士的英勇事迹,以及誓死报国的决心。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先烈们为我们祖国的建设抛头颅洒热血,抱着虽死犹荣的精神和决心,以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我们应永远怀念他们,永远敬畏他们。
我们继续深入参观,南厅是英烈厅,厅内安放着卫河支队在赵官寨战斗中牺牲的62位烈士纪念碑和筑先抗日纵队独立团政治部副主任阎兆亨烈士的纪念碑,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该县境内的5场著名战斗(即贾庄战斗、北阳堡战斗、西董固突围战、卫河支队赵官寨战斗、塔头民兵战斗)和三大惨案(南彦寺、八义庄、北安庄惨案)以及8位革命烈士(王希林、刘芹生、范树民、李金荣、王洪飞、王青海、张寿山、霍林北)的英雄事迹。
图文并茂的展示让我们的更加印象深刻以及震撼,一张张图片犹如一帧帧电影般从我们的眼前划过,我们像是看到了历史,冲锋的烈士,坚定的眼神,胜利的号角吹响,我们激动、澎湃,当我们再回过眼看,感受到的尽是落寞。通过参观活动,我们认识到老一辈革命家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革命时代烈士们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我们也懂得了革命先烈对祖国的奉献精神和无畏的担当精神。革命烈士碑林共83座,按照时期划分:抗日战争时期牺牲853名、解放战争时期牺牲216名、抗美援朝时期牺牲17名、和平建设时期牺牲51名。碑林前矗立着高达4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面雕刻着气势磅礴的八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热血铸丰碑,英魂垂青史。我们望向碑林,一个个看似普通名字的背后,就意味着流血、牺牲,仿佛看到了他们金戈铁马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静静在这片碑林前走过,默诵着,感受着,每一块碑体都是一部篇幅浩大的英雄传,令人敬仰。凝视着这片碑林,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多么的来之不易。他们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终生,至今守望着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
参观红色革命旧址是一次深入了解党光辉历程的宝贵机会,也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通过参观、了解,我们才能真实的感受到革命先辈们曾在这些地方进行过英勇的斗争和奋斗。我们在此缅怀先烈,学习他们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同时加深对党发展历程的理解。这次的实地考察,我们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这种精神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看到的各种历史资料、图片、物品,不仅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也是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参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仅要缅怀学习,还要进行反思和感悟,不断向前走,吸取经验。
我们作为当代青年,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肩挑复兴大任,心怀家国天下,当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信念,砥砺“忠诚担当、锐意进取”之品质,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之行动,方能不负韶华,续写红色篇章。我们得到了思想的淬炼,精神的洗礼,同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我们将练就实干本领,用实际行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