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速递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高校速递>>正文
 
【社会实践】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材料工程学院赴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胜芳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4-08-08 21:37  

为深入挖掘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廊坊市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6月29日至7月3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探芳华之秘,证胜迹之辉”中华文化传承团赴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胜芳镇开展以“探寻胜芳风韵,‘冀’艺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实地走访调研活动,深入探访胜芳古镇、走访当地知名企业和采访多位非遗守艺人。

闻胜水荷香,探芳华犹存

“南有苏杭,北有胜芳”一谚算得上是对胜芳古镇的绝佳称赞,古镇内天然的水网布局与古建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水乡风貌。实践团“三下乡”之旅从胜芳古镇开始。

实践团成员在胜芳古镇文昌阁前合影

当地志愿者热情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古镇历史,深挖古镇内涵,带领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当地百年老字号祥德斋糕点、北桥炸糕和信诚藕粉以及多彩的民俗活动,古镇居民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传承着古老的技艺和文化,为古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践团成员们深感古镇在传承与发展之间取得的平衡,这为其他乡镇推广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当地志愿者为实践团成员讲解“胜水荷香”

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志愿者在王家大院前合影

实践团成员学习藕粉胜芳藕粉

实践团走进胜芳博物馆,馆内实物遗存集中展示了古镇的文化。水陆相依的民居村落、织席打鱼的劳动场景,南来北往的客商在酒旗招展的街上穿梭,芦花飘香、鱼香蟹肥的水乡场景宛如3D电影一般呈现在眼前。实践团成员用心感受胜芳千年古镇的过往与辉煌,从厚重的历史文化中领略古镇独特的魅力

实践团成员在胜芳博物馆听取讲解

实践团成员与志愿者在胜芳博物馆合影

文化同呼吸,非遗零距离

胜芳作为“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具有丰富的非遗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在古镇胜芳,实践团成员先后以“千奇百巧花灯手,活态传承千光耀”、“ 匠心指尖绽放,守护布艺传承”和“探访聚萃泥塑,塑造非遗新生”为主题采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胜芳灯会省级项目传承人牛俊启、胜芳镇“布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李凤霞和泥塑制作技艺第六代非遗传承人袁秀慧,并跟随三位老师现场学习制作花灯、布艺葫芦和泥塑,深入了解文化传承背后的故事。

实践团成员向牛俊启学习制作花灯

实践团成员采访“胜芳布艺”非遗传承人李凤霞

非遗传承人袁秀慧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泥塑作品

“非遗只有‘近人’,才能更‘迷’人。”这是实践团成员一行最大的收获。非遗传承人没有固步自封,牛俊启作为“非遗进校园”项目的主理人创新非遗传承模式,从娃娃抓起;李凤霞及其传承人利用短视频平台宣传布艺文化;袁秀慧敏锐感知当今年轻人热爱抽取盲盒,她也尝试用这种方式进行销售,得到了良好的反馈。传统民俗与潮流艺术完美混搭,打破了文化的“次元壁”。古与潮的碰撞,慢与快的博弈。守艺人不断地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停地探索着未来的出路。

实践团成员制作的莲花灯

实践团成员跟随李凤霞学习布艺制作

实践团成员向泥塑老师学习泥塑捏制

传统手工艺并不是老掉牙的东西,老题材也能有新表达,实践团成员将通过“访-研-理-传”的实践流程,主动承担传承非遗的社会责任,不让非遗传承变为匠人苦行,而是青春赋能。

牛俊启与实践团成员及作品合影

实践团成员与李凤霞及其作品合照

实践团成员与袁秀慧及其作品合照

短暂的胜芳文化传承之旅只是开始,中华文化传承前路漫漫亦灿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于文化传承的利用研究和传播发展具有强大的优势,有义务和责任扛起时代的大旗,在胜芳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引入新兴文化和产业,利用好新媒体进行宣传引导,用青春助力中华文化在乡镇大地绽放光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