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精神。7月10日至15日,河北地质大学“山水石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3团开展了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冀疆携手共推普”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山水石榴”社会实践团成员由来自河北、新疆两地4个民族的6名师生组成,我校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哈木拉提·阿里木江担任指导老师。
践行“胡杨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月12日“山水石榴”社会实践团开展了“赓续红色血脉,践行胡杨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分别赴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图木舒克城市规划馆开展学习“胡杨精神”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走进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一件件带有浓厚兵团色彩的特殊文物,一处处由雕塑、微缩场景、半景画等表现手法还原的历史场景,让人恍若走入那段战天斗地、屯垦戍边的火热年代。从屯垦事业的历史起源,到发展与变迁历程,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胡杨精神”、“兵团精神”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也对兵团人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在新疆大地谱写的民族团结赞歌有了深入了解。
实践团成员赴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图木舒克城市规划馆开展红色文化学习
在图木舒克城市规划馆,从图木舒克市发展看兵团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城市空间布局、未来规划蓝图、产业及特色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等多个领域,这让社会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一代代兵团人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感召下,用勤劳和汗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带领各族人民共创美好生活。
参观后实践团成员也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伟大壮举,作为青年一代要肩负起时代给予的使命和担当,继承和发扬“胡杨精神”、“兵团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普”助力谋发展 红色血脉永传承
7月13日,实践团成员赴图木舒克市53团8连实地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分别与连队干部和当地群众进行访谈交流。
在53团8连,连队党支部文西安书记及连队干部亲切接待并与实践团进行了交流座谈。在交流中,文书记介绍到53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二军五师,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高校毕业生及支援新疆建设者汇聚于此,经过近三代人的努力,53团人战胜了风沙考验等困难险阻,与当地各族群众一道逐步建立起了绿洲家园,这是一段奋斗史,更是各族人民并肩奋战的团结史。
实践团深入53团8连与当地连队干部交流调研,并捐赠科普书籍
8连各族群众也继承了53团浓浓的红色血脉,为建设美好家园不断努力奋斗,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稳定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顺利实现脱贫攻坚任务,这也得益于兵团近几年来持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教育工作。结合不同年龄阶段人员开展“推普”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也为连队群众技能和收入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文书记也希望社会实践团将在8连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带回学校,鼓励更多大学生能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到西部来、到基层来,为祖国的民族团结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交流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为连队捐赠儿童科普书籍等,为连队中小学生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学习资料。
座谈交流后,在红色文化和知青志愿精神底蕴深厚的53团8连,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和连队党员带领下开展了“牢记青年使命,勇于担当奉献”的主题党日活动,在庄严的党旗下实践团成员郑重宣誓:牢记初心使命,用自己毕生所学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担负起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在连队少数民族群众家中,实践团深入了解群众日常生产情况,并就少数民族青少年、青年劳动力、妇女及老年群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教育和运用情况进行了解。在交流中当地群众也表示,党和国家对于新疆及兵团地区教育事业十分关心,让孩子们接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党的政策“亚克西”,孩子们流利的普通话就是将来发展最好的保障;同时,团场连队积极引进援疆项目在当地建厂投资,为让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能在在家门口顺利就业,针对少数民族青壮年、妇女及老年人群体,开展了农民夜校、“普通话讲堂”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和语言培训,让当地群众语言障碍逐步消除、工作技能不断提升、生活条件不断向好。在交流中当地群众也希望,学校能进一步培养好学生,让他们成为国家栋梁,成为连队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实践团深入连队群众家庭,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情况进行调研交流
普通话民族小课堂,共谱民族团结赞歌
在与连队中小学生交流中,实践团成员以“普通话民族小课堂“的形式为连队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推普交流会”。通过“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宣讲、“普通话讲故事”、“猜字谜”、“绕口令大比拼”、“经典诗词朗诵”、“普通话知识问答”等多种方式引导连队中小学生进一步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并为他们送出学习文具等纪念品。
实践团针对连队中小学生开展“普通话小讲堂”各类互动活动
在交流中,实践团成员也被当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深深触动,实践团成员表示:在交流中每一个环节、每一次互动,学生们都能给予肯定和支持,也让我们的付出更彰显了价值;我们也会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带回河北、带回学校,与同学老师们进行分享交流,动员更多青年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用我们的所学建设国家、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用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嘱托和希望。
“山水石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由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担任组长,组员涵盖河北、新疆两地4个民族的师生,实现“冀疆”学生联手组队,从前期调研方向、形式内容、分工方式、联系联络、物资采买、海报制作、问卷设计等诸多环节均为学生相互协作开展,团队内部各民族学生相互帮助,形成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使命、共同的理念、共同的意识,有力加强“冀疆”两地青年的交往、交流、交融。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团委及53团8连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实践过程中通过实地、电话等多种方式,与53团8连干部群众及西部计划志愿者等进行沟通交流,开展相关座谈、电话访谈等交流4场,参与32人次;开展“推普”小课堂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2场,覆盖连队中小学生98人;完成问卷调查130余份;捐赠科普书籍6套、发放文具礼包98份。同时,结合前期调研和实地走访情况,为当地进一步做好“推普”工作,实践团成立“推普”视频“1对1”交流志愿队,与当地中小学生开展常态化视频交流,营造语言学习氛围和环境,返校后也将动员更多校内志愿者参与到此项活动中。后期,实践团也将根据调研情况完成调研报告和相关材料,并根据实践过程中的图像及视频材料,制作“中华民族一家亲,冀疆携手共推普”主题宣传视频。
用真心浇灌民族团结的石榴花,用“动人的普通话”诉说民族团结的最美音符。河北地质大学也将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积极与少数民族地区对接交流,形成常态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体系,将燕赵大地红色历史文化带到民族地区,更将民族地区具有特色的红色精神带回河北、带回学校,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宣传者和践行者。结合我校特色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不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河地大青年为祖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与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