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 九九重阳
重阳入深秋,风清寒意长
朵朵菊花,绽放悠悠情思
颗颗茱萸,寄托拳拳牵挂
愿安康,“重”情相伴

一、重阳由来
重阳节,源自中国上古时期的丰收祭天与祭祖习俗。东汉年间,传说桓景为避瘟疫,遵循仙人指引,率乡人于九月初九佩戴茱萸、登高饮酒,自此形成登高避灾的传统;后来,重阳节也逐渐被赋予敬老、感恩的内涵,成为尊老爱老的重要节日。
'
二、重阳习俗
1.登高远眺
相约登临高山或高台,极目远眺,既寓意避灾祈福,也借秋日景致舒展心怀。
2.赏菊品茗
此时菊花盛放,人们齐聚观赏,配以清茶,感受菊花的淡雅芬芳,寄托高洁情怀。
3.插茱萸
将茱萸枝插于门窗或佩戴于身,民间认为茱萸有辟邪驱瘟之效,守护家人平安。
4.吃重阳糕
以米粉、果料等制成,糕体松软香甜,因“糕”与“高”谐音,象征步步高升、健康长寿。
5.饮菊花酒
用菊花酿制或浸泡白酒,传说饮用后可清肝明目、延年益寿,是重阳标志性饮品。
6.敬老孝亲
子女归家陪伴长辈,送上关怀与祝福,传承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三、重阳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一岁一重阳,一念一安康
让我们共同祈愿,年年岁岁
温情永驻,重阳安康!
来源:河北北方学院
编辑:劳鑫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