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经验交流>>正文
 
齐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四个坚持”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1-05-22 15:12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管理学院党委紧扣中央、省委以及校(院)党委要求,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聚力“四个坚持”,创新构建“并联式”学习教育模式和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在抓好党员干部“关键少数”的同时,切实激活师生群体“末梢效应”,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浓起来”“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取得扎实成效。

一、坚持顶层统领、以上率下,让学习氛围“浓起来”

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扛牢政治责任,从严从快

展开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迅速部署启动,3月25日,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传达学习校(院)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对学院开展学习教育进行全面部署。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以及办公室,将支部书记、系所负责人纳入办公室,统筹工作推进。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学院实际,找准工作“切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学习教育目标要求、学习内容和工作安排,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院教育教学全过程,内化为教师立德树人和学生自助成才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提升学习教育实效。细化学习安排,制定《关于在全院开展党史理论学习教育的指导方案》,进一步细化学习安排,明确学习重点和目标任务。固化学习时间,将每周四下午定为固定学习时间,推出支部书记会汇报学习进度、全体党员大会集中学习、分支部交流研讨的“三段式”集中学习模式,提升学习效果。截至目前,已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2次,党员大会集中学习研讨4次,以支部为单位分散学习20余次。

二、坚持并联推进、以点带面,让学习教育“动起来”

拓展学习教育广度,进一步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依托校企合作和支部共联共建等平台资源,创新构建领导班子和师生支部同步抓、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两兼顾、校内支部和校外支部双促进、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共融合以及线上线下相协同的学习教育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班子支部同步学,明确“1+1+1”学习要求,党委班子每周开展1次中心组学习,支部每周开展1次集中学习研讨,全体党员每天学习1小时,确保充足学习时间。干部师生两兼顾,结合专题党课,推进党委书记面向全体师生讲、班子成员面向联系支部和所在支部讲、支部书记面向支部全体党员讲、辅导员面向年级全体学生讲的“四讲”模式,引领全院师生在讲学互动中深化学习效果。共建支部双促进,强化共建支部学习交流,4月23日与济南农商银行长清支行共建支部开展“学党史•守初心•担使命”主题教育活动,4月28日与中共沂南县驻济流动党支部开展“同上一堂专题党课”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学习实践共融合,3月25日承办校(院)“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建功力量”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以红色精神为主线,设计主题教育展区以及8个主题教育站点,让广大教职工在登山打卡中学习感悟建党百年奋斗历程和用鲜血与汗水凝练的红色精神,得到广大师生广泛好评。线上线下相协同,在抓好线下学习的同时,积极拓展线上学习,在学院官方微信开设“红星论坛”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模块,组织党员干部录制微党课微团课视频,引领全院师生通过 “学习强国” “灯塔党建”“青年大学习”以及易班等线上学习平台开展便捷化学习,做到时时学、处处学。

三、坚持协同联动、以“变”求新,让学习教育“活起来”

依托全省大学生骨干培训研修基地和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示范区,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先进党团组织建设、立德树人工作充分融合,以红色精神为主线,从需求端出发,创新开展“7个红”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红领”学生干部骨干提质行动,4月16日至4月18日,承办济南市大学科技园区首届大学生骨干培训研修班,邀请党史党建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作专题培训,开展“学党史,长精神”主题征文比赛以及“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宣讲比赛等特色活动。开展“红旭”学习精英强智行动,打造理论型、学习型、创新型、实践型学习组织,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专业学习、实践学习全过程,组织开展系列学习研讨交流活动。开展“红心”大学生志愿服务厚德行动,广泛组织师生参与疫情防控、义务献血、公益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大爱精神、奉献精神和劳动精神,“阳光暖巢”获评全省优秀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队。开展“红星”大学生党员先锋宣讲活动,以全省基地为依托,具体负责校(院)“红星”宣讲团组织报名、遴选组建、讲师培训与集中宣讲等工作,全校(院)80余名师生党员报名,初选工作已经完成。开展“鸿声”大学生合唱活动,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承办校(院)“传承红色精神,唱响工大声音”大学生合唱比赛,合唱团亮相校(院)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演唱《十送红军》等曲目,多次在全省合唱比赛中获奖。开展“洪流”大学生创新创业塑能行动,以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提升为核心,广泛组建教工党员为指导教师、学生党员为团队负责人的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孵化高水平创新创业项目。2021年“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学院推出项目30余项,3个项目进入省赛。开展“弘毅”大学生强体行动,以红色革命精神强体铸魂,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校(院)“庆祝建党百年百人百公里接力跑”等活动,用伟大的体育精神和强大的意志品质激励学生矢志青春奋斗,努力成长成才。

四、坚持结果检验、以“实”求效,让学习教育“实起来”

做好结合文章,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学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对标校(院)“一三五七”发展战略,结合“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确定第一批办实事清单7项,着力解决制约学院事业发展和育人工作的实事、急事、难事,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师生、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助推事业发展,开展人文社科课题论文专项提升行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2次,“点对点”专题辅导1次,2021年已组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3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教育部项目7项,获批山东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改善办学条件,强化社会服务与校企合作,积极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合作办学,与三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3月份,由合作企业山东全通网融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文科楼556多功能报告厅正式投入使用,为学院师生开展教育教学、学术报告、交流研讨提供了极大便利。提升管理服务,召开师生座谈会,设置“院领导接待日”,深入排查急事难事,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化“导师制”相关制度,结合学生考研、考公、就业等不同需求开展系列分类指导和精准帮扶活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育人实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