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冀青榜样】燕山大学王轩:航空底色映数理,他化身讲师传递向上能量
2025-11-11 17:37  

燕大榜样

为全方位展现燕大学子的奋斗风貌,深入挖掘各领域燕大学子的成长故事,弘扬燕大人“奋斗基因、工匠精神、卓越品质、家国情怀”的文化品格,燕大榜样栏目精心打造“学海领航、知行躬行、艺体风华、赤子担当、砺行致远、笃行不倦、拓路先锋、科研菁英”八大主题系列,以多维度、立体化视角讲好燕大学子故事,让每一个在专业领域执着探索、在人生道路上勇毅前行的身影,汇聚成新时代燕大人的精神图谱。

今天让我们走进“学海领航”系列,跟随电气工程学院的王轩同学,看他如何去寻觅那片独属于自己的苍穹。

思想:智引航向 信念筑基

心怀感恩,深学精训,严格自律,崇尚荣誉。他曾是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的学员,带着对祖国的热忱,继续投身至智能感知工程专业。作为专业首批中共预备党员,他始终以党员标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学业:能砺匠心 精益求精

自入学以来,他善用碎片化时间,坚持高效学习,日均超过10小时。所修86门课程中,69门达90分及以上,优秀率达80%,加权平均94.54分,稳居年级第一,连续三年荣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这三年如一日的坚持并非一帆风顺,他也曾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里,面对一时无法解决的困难和巨大挑战时,多次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每当此刻他就会想起,曾在心中立下的誓言,他不甘就此放弃并再度振作,日复一日、星夜兼程。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坚持,让他化压力为动力,最终才成就了他优异的学业。

竞赛:感创前沿 勇攀高峰

创新是探索的火花,出于对数学的喜爱,他积极投身各类数学学科竞赛。连续两年获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一等奖,首战获燕山大学非数学A类全校第2名的成绩。在数学建模竞赛中,他作为队长与团队共同高强度奋战,3天赛程仅休息6小时,在此期间是一杯又一杯的咖啡助力,他负责统筹建模与论文撰写,最终带领团队斩获国家级二等奖。这不仅是一张获奖证书,也是这背后付出的艰辛所得到的反馈,更是心路在泥泞坎坷中成长的映照。竞赛之路,本就充满了艰辛,唯有坚持才能拨云见日、化苦为甜。

他作为团队核心成员深度参与国家级大创《基于蓝牙连接与机器视觉的助盲拐杖》,运用YOLO算法,基于Jetson Nano平台训练数据集,并将其布署在树莓派上,实现边缘设备的实时监测,识别盲道信息,实现对环境障碍的实时感知与目标识别跟踪。在课程项目中均作为团队负责人,完成相应的任务分配和项目工作整合。

undefined

实践:知行合一 以身作则

作为班长,他发挥带头作用,整理并分享20余篇知识总结,助力专业同学成绩共同提高;担任高数助教,他认真批改作业并系统反馈作业情况,有效促进了助教班级整体的成绩提升。

作为学习发展中心讲师,他积极投身学院“芝兰行动”学风建设。入学以来为三届大一同学开展高数线上答疑,引导大家从被动转向自驱学习。此外他还分享国奖经验,应邀参与两次“共话国奖”跨院交流会。

作为数学社社长,他以身作则,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转化为优质的社团资源,通过多次开展富有启发性的例会教学,社团形成勤学善思、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责任因担当而坚实,青春因奉献而厚重。他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身,积极参加社区公益、马拉松志愿者等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诠释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寄语

相信“相信”的力量,世间行路千万,各人自有其专属轨迹。不必追逐他人尘嚣,心之所向、适己而行,方为归途。

莫忘启程时的初心,前路漫漫亦灿灿,我们皆在奔赴星海的途中。为了心中的炽热梦想,为了可期的光明未来,当以虔诚之心,步步笃行,去寻觅那片独属于自己的苍穹。


跬步至星河,山有顶峰,湖有彼岸,万物皆有回甘。

来源:燕山大学

编辑:丛昱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