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九月的风
携着夏末的余温
也携着一位青年与梦想双向奔赴的清澈回响
他曾伏案于无数个深夜
让公式与数据在思维中碰撞出火花
让我们跟随小编一起
走进周梓炫的保研故事
1
个人简介

姓名:周梓炫
学院:资源与材料学院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保研院校:清华大学
保研专业:材料与化工
学习成绩:4.23/5.00
综合排名:1/112
奖学金:
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
2024年度美烨基金奖学金
2024年度“自强之星”奖学金
2025年度校级创新创业奖学金
2024-2025学年国家奖学金
所获荣誉:
2023年度校级优秀团员标兵
2023年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标兵
2024年度校级优秀团干部标兵
2024年度“自强之星”
2025年度十佳本科生
2025年度省级三好学生
获校综合一等奖学金一次
科创竞赛获奖及论文情况:
2024年“欧波同杯”全国失效分析能力赛二等奖
2025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
2025年“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2025年发表SCI一区论文一篇
学生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2202班长
材料类2409班辅导员助理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
资源与材料学院团委书记
资源与材料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助理
“青春健康同伴社”理事长
座右铭:
漫天星光沿途传播,长路尽处自有灯光
2
心火永燃,行则将至
周梓炫的保研之志,在大一下学期如一颗破土的种子般悄然苏醒。彼时,他刚结束专业的分流。他审视着自己的绩点排名,心中豁然开朗:保研已不再遥不可及,而成了照进他心海的一束光,清晰、灼热,充满了召唤的力量。自此,他以星辰为伴,将每一个清晨献给图书馆的静谧,在高数定理与专业公式间精耕细作,让绩点成为最坚实的基石。
他主动叩响导师的门扉,沉潜于实验室的奥秘世界,让科研的幼苗在无数次试错中茁壮成长。竞赛场上,他化身犀利的辩手,将理论淬炼为锋芒。通往清华大学的路,是一场三年的马拉松,他用汗水为墨,以坚持为笔,最终在夏令营的激烈交锋中,凭借扎实的积淀与从容的气度折服考官,赢得了梦想的入场券。回望来路,他深知,那枚偶然落下的种子,需用整整三年大学时光的耕耘与期盼,才能灌溉出今日的硕果盈枝。

周梓炫生活照
3
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出于对材料与化工专业的热爱,周梓炫的科研之梦早在本科初期便悄然燃起。他沉醉于微观世界的分子交响,痴迷于探索材料性能的无限可能。这份热爱驱使他活跃于各类竞赛舞台,无论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激烈角逐,还是化学实验竞赛中的严谨操作,他都全情投入。在实验室里,他度过了无数个与仪器和数据相伴的日夜,体会过方案反复受挫的迷茫,也收获了灵感迸发、难题迎刃而解的欣喜。这些竞赛经历不仅锤炼了他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更深化了他对绿色化工、新材料研发等前沿领域的理解与追求。回想那段奋斗的时光,周梓炫颇有感慨地说:“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心里一直有句话在给予我精神力量。那就是‘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而最持久的动力,还是源于对前沿知识的学习欲与探索欲。此前,周梓炫已成功通过清华夏令营。在这之后,他以绩点和综测双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校内名额,最终成功保研清华大学。这一刻,所有的失利与挫折都消失殆尽。
此刻,他明白了坚持的意义。那并非一路坦途的凯歌,而是于无数个深夜里与文献图纸为伴的孤勇,是瓶颈期的迷茫与不甘淬炼出的清醒,是步履不停所沉淀下的底气。最终,他抵达的并非终点,而是属于攀登者的又一重广袤山峦。

周梓炫与团队合影(右三)
4
慧思共享,倾囊相授
夯实基础:坚持“预习-听讲-复习”闭环学习法。课前花费30分钟快速预习章节内容,标记难点;课堂上专注听讲,特别是自己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课后及时复习,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例如,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时,在一章结束后,绘制该章的知识脉络图,将零散内容系统化。
时间管理:将学习时间划分为25分钟的高度专注时段,之后短暂休息5分钟。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效率,避免了长时间学习带来的疲劳感。同时记住,计划应当合理且有弹性,过于严苛的计划往往难以坚持。
心态调整:学习路上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良好的心态是坚持下去的关键。始终保持着一颗“热诚之心”,专注于知识本身而非仅仅结果。当抛却对“结果”的过度执着,反而在后续比赛中容易获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5
学长寄语,智启新程
保研的故事,是一笺用三年青春写就的自由诗,时而跌宕,时而平淡。但只要不忘初心,闯过一座又一座看似无法翻越的高山,那位击败一条又一条巨龙的勇士,定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最美好的结局!别为自己的人生设限,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学弟学妹们,加油!
来源: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编辑:丛昱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