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榜样
为全方位展现燕大学子的奋斗风貌,深入挖掘各领域燕大学子的成长故事,弘扬燕大人“奋斗基因、工匠精神、卓越品质、家国情怀”的文化品格,燕大榜样栏目精心打造“学海领航、知行躬行、艺体风华、赤子担当、砺行致远、笃行不倦、拓路先锋、科研菁英”八大主题系列,以多维度、立体化视角讲好燕大学子故事,让每一个在专业领域执着探索、在人生道路上勇毅前行的身影,汇聚成新时代燕大人的精神图谱。
今天让我们走进“知行躬行”系列,跟随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兰伊卿同学,感受沉淀于青海德令哈的青春故事。

初见德令哈:
云端上的第一课
走进长江路小学二年级三班的那天,阳光正斜斜切过斑驳的黑板。五十五双亮晶晶的眼睛像洒在草原上的星子,前排的鉠靖卓玛突然举手:“老师,你化妆了,好漂亮!”哄笑声中,她在笔记本中记下:“1.温差18℃;2.缺氧;3.记住五十五个名字。”云端上的第一课:她在黑板上写下八个字:“言而有信,成为好人”,这八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为了她和五十五颗星最初的联结。

明媚的教学时光:
在加减乘除里期待春天
随着摩天轮的缓缓转动,同学们都十分兴奋地投入数学课怀抱,并学会了用现实的工具来辅助理解;兰老师检查乘法表,学生们十分积极,进到班级总能听到有人在炫耀说已经背了13遍;上课时他们的手举得很高,甚至要站起来大喊“老师我会”;下课后他们总是给她送来很多小纸条、小零食还有很多手工作品,这些都是师生之间美好的回忆结晶。

成长的重量:
小小身影里藏着大大的梦
在燕山大学与长江路小学联合举行捐赠仪式时,兰老师穿着印有“燕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冲锋衣为学生发放学习用品,他们一眨一眨的眼睛像星星,他们向她保证一定会努力学习考上燕山大学。
资助学生小王(化名)家已经接受燕山大学诚信小站的资助好几年了,我们走之前告诉小王,希望她能够有一天去亲眼看一看诚信小站是什么样子。班里学生的作文写着:我要当一个te(特)种兵。他想像在格尔木驻扎的那些军人们一样以自己的钢铁身躯保卫国家。


种子的力量:
俯身耕耘,浇灌梦想之花
最初站在讲台上的局促仍历历在目,五十五个名字的音节在舌尖笨拙地打转,纸条中歪歪扭扭的“我们爱你”,在孩子们的笔下,她读懂了高原孩子对远方的想象,她在黑板上为学生描摹燕山大学的海棠花雨,他们眼里的星辰比昆仑山顶的银河更明亮。
今年作为班主任,兰老师说想等开春时和学生们在教室后的荒滩上种下五十五粒种子:“我们总要相信某些生命在太阳的滋养下总能穿透冻土,于戈壁深处绽放出烂漫的格桑花,以虔诚托举起比唐古拉山脉更绵长的期待。”
来源: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编辑:丛昱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