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梦远,她以统计学为舟
载着破界的勇气
驶入政治经济学的航道
笔耕不辍,她将孤勇熬成锋芒
终以初试魁首、专业折桂的姿态
在未名湖畔续写属于自己的华章
“张” 是弓弦紧绷的果敢
“驰” 为骏马追风的不羁
她就是成功考研北京大学的张驰
让我们一起走近她的故事
个人简介

姓名:张驰
学院:悉尼智能科技学院
专业:应用统计学
GPA:3.94/5.00
初试总成绩/初试排名:383/1
考研院校:北京大学
考研专业:政治经济学
所获荣誉及奖项:
202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Honorable Mention
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二等奖
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二等奖
2023年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省三等奖
2021年度院长奖学金
2022年度校优秀团员标兵
校优秀学生干部四次
校综合二等奖学金两次
社会工作:
应用统计学2102班班长
座右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张驰的部分荣誉证书
在2023年的初夏,为提升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能力,张驰报名参加统计建模大赛。当时的比赛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于是张驰选择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赛道。有着严谨数据分析能力和量化思维的她,发现透过数据统计结果可以洞察经济规律和社会运行机制,这令她深深地着迷。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写道,要找到一份“为全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受到伟人信念的感召,她在选择考研专业时毅然选择了政治经济学,立志以专业所学探索社会发展规律,践行服务人类的理想。
张驰生活照
情有独钟 唯有燕园
“燕园情重”,确定了考研的方向后,张驰将北京大学定为自己的目标院校。尽管北大的政治经济学普通招考只招3人,但怀着在博雅塔下研究政治经济学,于未名湖畔探索社会运行规律的美好愿景,她告诉自己:“只要学校有名额,我就应该去尝试,我相信这3人中必有我。”于是,张驰鼓起勇气报考了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这勇气堪称破釜沉舟。她没给自己留后路,既没有准备秋招也没打算二战。丘吉尔曾说:“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行之首,因为这种德行保证了所有其余的德行。” 她的这份勇气,凝结着自信、果敢、坚持、智慧——这般刚柔并济的力量,为她在跨专业备考的征途上,稳稳铺就了通向必胜的信念基石。

雄关漫道 从头而越
然而,与本专业相比,跨专业备考更加困难,不是“唾手可得”,而是“难于上青天”。张驰的思维长期被数理逻辑、公式推导和实证分析占据,习惯运用数据和模型分析问题,这种惯有的思维方式难以契合政治经济学对学习者的要求——强调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历史演变的辩证关系和现实问题的批判分析等,而非数学化地表达。从严谨具体的数理思维到抽象逻辑推理的政经思维,这种考查逻辑的转变使得她在备考初期抓不住重点,连连受挫,甚至对于答案的书写都无从下手。
“既然已经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张驰发现微观经济学的问题与数学建模类似,虽然多了经济学的背景,但是思路上可以参考数学建模构建框架,这样统计学和经济学就联系起来了。她说:“把数学建模的知识运用到经济学的解答上,发现那么经济学也不是那么困难。”

张驰在北大门口
张驰从最基础的高鸿业的教材学起,并且认真将课后题完成,再搭配着基础阶段的课程进行学习。她还坚持“理解-练习-反思”的三步学习法:先精做讲义里的每一道例题,再独立完成布置的作业,最后针对错题进行专题突破。在微观经济学部分,她将范里安的教材读了两遍,画出了每一章的思维导图,并整理了每个模型的图表分析;宏观经济学方面,她反复读了三遍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并且每一遍都重做了课后习题。
她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效率转机发生在9月份,直到开始跟着老师系统背书,张驰才意识到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正确方法——在背诵中学习。她听从老师的建议将政治经济学的每一章按照逻辑顺序梳理成思维导图,这让她在梳理的同时,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框架有了更深的理解。

张驰政治经济学的思维导图
锦囊妙计 倾囊相授
学习安排:




张驰平均每日在10点最专注
春风得意 赏尽长安花
成绩公布,张驰初试第一,且专业课成绩斩获最高分。在她进京复试的途中,春意浓浓,应了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仿佛燕园的春花都在为她的跨考成功喝彩,也为她当初那份破釜沉舟的勇气欣然致意。复试前,她精研《资本论》并形成独到见解,最终顺利通过考核。
提及考研征途最想感谢的人,张驰说,这个人就是在每个寂静深夜默默坚持的自己,她说:“谢谢自己在每个寂静的深夜又多做了两道题,在对正确率感到灰心后依然把错题本补得工工整整。这场一个人的战役里,我是自己最勇敢的战友。当然还要感谢我的母亲对我每一个选择的尊重和支持。”

张驰学士服照
学姐寄语
图书馆的晨光会记得你们伏案的剪影
操场的晚风会收藏你们奔跑的足迹
愿你们既有扎根现实的笃定
也不忘仰望头顶的星空
希望我们都能在所追求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来源: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编辑:鲁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