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
是青春与梦想交织的坐标
从滹沱河畔的晨读到图书馆的灯火
从课堂上的思辨到运动场的汗水
石家庄学院用
“厚德博学,崇实求新”的校训
为每一段成长刻下印记
一路走来
石院人用脚步丈量时光
用文字复刻记忆
那些关于师恩、同窗、奋斗的故事
终将化作光阴长河中最闪亮的星
公众号特推出
“青春路 石院情”系列推文
谨以此文
献给所有曾经在石院书写青春的你
本期系列推送的是2025届毕业生
对2025级新同学们说的心里话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
外国语学院2025届毕业生
乔森铜的大学感悟
那是2021年的一个寻常的下午
我拆开石家庄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看到了被温暖的阳光映射在
通知书的“英语专业”四个字
在此之前,我对学校的想象
只停留在地图裕华区的坐标上
直到开学那天
我拖着行李箱走进南校区大门
看见尚学楼里的“外国语学院”logo
此刻我真切感受到
属于我的大学时光
要从这里开始了
志愿服务路上的成长

班级班委竞选时,森铜攥着发言稿走上讲台,紧张又坚定地说出服务班级的想法,最终成功当选。后来加入了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志愿服务部,森铜主动报名成为校运会志愿者,负责引导观众和维持秩序。烈日下,她耐心解答问题,帮忙搬水送药,虽然辛苦,但听到一句“谢谢”就觉得值得。后来成为志愿服务部部长,森铜带领学弟学妹们每月组织社区服务,如打扫社区医院、陪伴老人、清洁环境等,并在节日送祝福。暑期支教活动中,为山里孩子上英语课,看到他们眼中的光芒,森铜深刻理解了“志愿”的意义。
每一次付出,都让森铜更坚定地走在奉献的路上,也让森铜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些经历让她明白:服务他人不仅是责任,更是成长。
在讲台上种下温暖

大三实习时,森铜成为初中英语老师兼班主任。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台下几十双眼睛,她紧张得声音发颤,教案被攥得皱巴巴。但学生们求知的眼神让她渐渐稳住阵脚,投入教学。为上好课,森铜每天备课到深夜,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作为班主任,她早上提前到教室看早读,晚上送学生放学。有学生生病,森铜陪他去医务室并补课。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在她的鼓励下开始主动举手,期末时学生给森铜写纸条:“老师,我现在觉得英语没那么难了,谢谢你。”那一刻,森铜忽然明白“教书育人”是有温度的事。

实习结束那天,学生们趁森铜不在,在桌上摆满手工礼物:写满祝福的贺卡、彩纸折的星星罐,便签纸上还画着歪头笑的小人,写着“老师不要忘记我们呀”。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响,没人急着收拾书包,几个女生红着眼眶说:“老师你一定要回来看看我们。”森铜用力点头,把眼泪憋回去,心里像被暖融融的棉花填满,全是舍不得。
考研路上的星光

实习归来,森铜踏上考研征程。图书馆三楼自习区成了她的“战场”:每天七点准时到馆,背单词、做练习;中午匆匆吃口饭便返回;晚上闭馆后转战教室,直到十一点才回宿舍。瓶颈期压力大时,森铜躲进楼梯间偷偷流泪,可想起实习时学生的期许,便擦干眼泪继续坚持——因为放弃很容易,但坚持下来一定很酷。
初试结束,压力暂歇。恰逢留学生乐团交流表演,森铜以志愿者身份帮他们对接行程、翻译沟通。当看到他们用乐器奏响中国民歌,森铜感慨万分:专业知识能架起跨文化的桥梁,让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复试之路格外坎坷:临时通知的时间让森铜没订到坐票,只能在火车过道站着复习。面对导师提问时,森铜带着压力释放后的从容,微笑着答完所有问题。返程火车上,森铜望着窗外发呆,虽结果未知,但已拼尽全力。直到学信网弹出“拟录取”三个字,所有情绪如洪水般涌出——那些熬夜与坚持,终于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森桐满含深情地说:“回想在石家庄学院的四年,我想我收获的不只是荣誉证书,而是让自己从上台紧张忘词的女孩,蜕变成能组织活动、站讲台授课、为目标咬牙坚持的自己。别怕尝试,别惧犯错,你走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费。”

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们
初入校园的你们或许迷茫紧张
但请放心
这里是你成长的广阔天地
尽可勇敢尝试去努力
定位集体角色、融入校园社群、践行志愿初心
在这里你会遇见挚友与良师
找到人生方向
愿你们在石院
既要好好读书,也要好好成长
愿你们毕业回望时
满心都是“值得”
亲爱的校友们
你们离开母校或许一年、两年、五年
十年、甚至更久
但无论多久
母校记住了你曾在这里奋斗的样子
无论多远
母校永远祝福你们越来越好
亲爱的校友
如果你想把你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请你通过以下方式把你的文字和照片
寄给母校
母校会记得每一个
走出石家庄学院的孩子
sjzxyb0058@126.com
END
来源:石家庄学院
编辑:兰清婷